顧頡剛造句
1、 自張蔭麟提出默證適用之限度問題,用以批判顧頡剛對堯舜禹問題的考證,八十多年來從未有人質疑。
2、 顧頡剛的專題神話史也是過程研究,注意到了神話發展的動力問題。20世紀后期,袁珂的廣義神話學的觀念拓展了神話學的空間。
3、 顧頡剛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建立了20世紀傳說故事研究的范式。
4、 自從20世紀初顧頡剛等首倡“疑古辨偽”以來,學者多方尋求“重建古史”的途徑。
5、 顧頡剛以特有的“古史辨”方式整理國故,實際上是以歷史的眼光在求真意義上對傳統經學進行徹底的批判。
6、 論文著重介紹了顧頡剛先生的生平,并通過其學術作品,闡述了他對我國圖書館事業的深遠影響。
7、 “由經入史”說在顧頡剛的學術中處于核心地位,理解這一點,有助于對顧氏之學的完整把握。
8、 發現和整合“中部神話群”,是對顧頡剛先生“兩個神話系統”理論的重要補充和發展。
9、 而這種追求之所以受到阻礙,使顧頡剛深為彷徨、苦悶,就在于受到“經世致用”思想和“左”傾的階級斗爭理論以及傳統意識形態等對學術研究的消極影響。
10、 顧頡剛的專題神話史也是過程研究,注意到了神話發展的動力問題。
11、 傳統的沿革地理學屬于史學范疇,顧頡剛先生、譚其驤先生提倡將它改造成現代的歷史地理學,這屬于地理學范疇。
12、 ‘(《顧頡剛學術文化隨筆》176頁引)有關《禮記》作者和年代的爭論,曠代持久,長期不能定于一說。
13、 從胡適對于自己的進退出處,完全不與顧頡剛坦誠以言,即可以想見,顧頡剛這一番話,胡適大概聽不進去。
14、 后來受到清代崔述、姚際恒的啟發,顧頡剛疑古的膽子更大了。
15、 陳望道、伍蠡甫、周谷城、顧頡剛、梅汝璈、馬寅初、童第周、金通尹等名師也在此云集,學術活躍。
16、 應該承認,顧頡剛這一觀點,對客觀地認識上古史不無積極價值;但我們也不能因此以一個“偽”字懷疑否定一切。
17、 汪士延告訴記者,胡適在北京大學的學生顧頡剛經過多年研究,認定南朝民歌《華山畿》是梁祝原型。
18、 寫到父親與王伯祥、沈雁冰、胡愈之、夏丏尊、朱自清、鄭振鐸、顧頡剛、俞平伯、豐子愷、呂叔湘等人的友誼,并無形容之語,全是一些平實的交往細節。
19、 ???????適逢戰亂,又加上天氣炎熱,遺體無法久停,顧頡剛只能草草殮葬妻子。
20、 81年前的夏天,鄭振鐸和冰心夫婦受時任平綏鐵路局局長沈昌所邀,與雷潔瓊、顧頡剛等社會名流組成“平綏沿線旅行團”。
相關造句
臨難不顧造句金剛眼睛造句不顧死活造句奮身不顧造句奮不顧命造句氣血方剛造句至大至剛造句義不反顧造句顧盼自豪造句相顧失色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