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子
詞語 | 黍子 |
---|---|
拼音 | shǔ zi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線形,子實淡黃色,去皮后叫黃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子實可以釀酒、做糕等。(二)、這種植物的子實。
解釋:
(一)、黍的子實。通稱黃米。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稷》:“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稷可作飯,黍可釀酒。猶稻之有粳與糯也……今俗通呼為黍子,不復(fù)呼稷矣。” 楊朔 《三千里江山》頭:“黍子新割下來,有股青氣,像是魚腥。”
釋義:
1.黍的子實。通稱黃米。
造句:
1、 黃米本是北方一種糧食,照字典的解釋,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煮熟后很黏。
2、 糧食作物主要以玉米、谷子、黍子、山藥蛋、莜麥、豆類為主.
相關(guān)詞語:
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矮子觀場抱子弄孫不差累黍不當人子不肖子孫鮑子知我博物君子不失黍絫不爽累黍才子佳人草頭天子赤子之心村夫俗子典妻鬻子東墻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