謨訓
詞語 | 謨訓 |
---|---|
拼音 | mó xù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謩訓”。謀略和訓誨。(二)、謨和訓。
解釋:
(一)、亦作“謩訓”。謀略和訓誨。
《書·胤征》:“圣有謨訓,明徵定保。” 孔 傳:“圣人所謀之教訓,為世明證,所以定國安家。” 唐 權德輿 《唐故尚書兵部郎中楊君文集序》:“協書命於謩訓,薦聲詩於郊廟。” 章炳麟 《艾如張董逃歌序》:“古之謨訓,上思利民,忠也;朋友善道,忠也;憔悴事君,忠也。”
(二)、謨和訓。
《尚書》文體名。 唐 柳宗元 《<楊評事文集>后序》:“著述者流,蓋出於《書》之謨訓,《易》之象繫。”
釋義:
1.亦作"謩訓"。 2.謀略和訓誨。 3.謨和訓。《尚書》文體名。
相關詞語:
不可教訓不足為訓典謨訓誥過庭之訓謀謨帷幄生聚教訓詩禮之訓神謨廟算神謨遠算詩庭之訓望文生訓訓練有素訓格之言遺訓余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遺訓可秉貽燕之訓忠言嘉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