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造句
1、花看半開,酒飲薄醉,都是最美最純的境界,也是中國文化含蓄內斂的最好旁證,醉眼看世界,何處不可愛,醉筆寫人生,何人不天真?還是李敖說的好:“有酒可要滿飲,然后就去遠行,唯有不等大醉,才能覺得微醒”!
2、有了中國文化歷史知識基礎以后,愛國主義就有了根。章士釗有句話叫“滅人之國先去其史”。中華民族的偉大在于文化傳統,而繼承傳統最重要的是靠歷史教育。
3、老外對我們的國粹變臉瞠目結舌,大嘆中國文化太奇妙。
4、看著外國人那么熱愛中國文化,認真學習中文的精神,真是難能可貴。
5、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中國文化可謂源遠流長。
6、我們一定要看到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對西方文化確有補偏救弊之益,但如果認為西方文明已完全喪失了自我更新的機制和能力,身處絕境而有待儒學的拯救,則不免將極為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
7、作為一名熱愛中國文化和亞洲文化的香港設計師,他總能用一些具有民族風情的小擺設使空間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8、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你這一點引經據典算得了什么呢。
9、他是個地道的中國人,所以對中國文化異常了解。
10、如果不諱疾忌醫,中國人應該敢于坦率承認,在中國文化乃至東方各國中即使能找到有關思想的閃光,也僅是與大局無補的吉光片羽。
11、再者說了,他們被中國文化迷住,前后的轉變是一次性的,很難讓人相信洋人被中國文化征服以后,癡迷的程度持續穩定加深,以至于買中國的襯衫越來越多,一發而不可收拾。
12、書中故事介紹了中國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和意味深長的傳說,語言通俗流暢。
13、我們說,立足于當代中國文化的整體,可以將這些差異巨大的各派觀點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既有一定邏輯貫通性又允許一定邏輯斷裂存在的巨型文化系統,塑造成一個富麗堂皇又堂奧深幽的中國文化大思路。
14、目前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仍無法與中華文化自身的內涵和底蘊媲美,文化翻譯工作任重道遠。
15、香港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城市,既保留傳統的中國文化,又深受英國殖民地時代的影響,同時也是高科技的現代化城市。
16、波恩出名是因為貝多芬:中國文化人望穿秋水的地方,他們是古典音樂的瘋狂粉絲。
17、話雖如此,美國人卻又一次的轉向中國文化,豐富他們的生活。這個潮流方興未艾。
18、中國文化的儒釋道三家國學,最遵從仁義禮智信。
19、早在17世紀,萊布尼茨就極為關注并認真研究中國文化,成為中德文化交流的先驅。
20、會議期間他私自找到許嘉璐先生,交流有關中國文化發展的感悟。
21、簡化漢字使語言學起來簡單,也有效地弘揚了中國文化。
22、最后,討論酈道元的正朔觀念、中國文化本位意識及以儒家為主導的思想。
23、龍是非常神奇的動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數千年來,龍的影響延伸到中國文化的多個領域,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之中。
24、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把諸多文化大師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25、我要一輩子做一個中國人。我要用我的音樂、我的黃色皮膚告訴人們,中國是出色的,中國人是出色的。我要利用自己的一切條件,去宣傳中國,弘揚中國文化。
26、我一直以為,王懿榮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國難當頭的關口上成了民族英雄。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卻成了中國文化中鏗鏘的金石;他發現的是“龍骨”,自己卻成了中華民族真正的“龍骨”。
27、摘要文章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從三個方面全面介紹了朱生豪的莎士比亞戲劇譯介過程及其貢獻:朱生豪是我國解讀說不完、道不盡的莎士比亞的第一人;朱譯莎劇質量之高“迄今仍無出其右者”;朱生豪是不屈不撓、立志填補中國文化空白的民族英雄。
28、中國古代醫學書籍浩如煙海,其數量之多、影響之大、貢獻之巨堪稱中國文化瑰寶。
29、近年來,在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和馬耳他瓦萊塔等地的中國文化中心也受到了眾多歐洲朋友的青睞。
30、直到現在,中國文化遺產中,仍舊受到世界擁戴和引起興趣的有兩方面:藝術和儒家思想。
31、最近,也許嫉妒高收視率,也許只是奉行上頭命令,cctv舉辦了一個對貶低的中國文化進行批評的論壇。
32、簡化漢字也是中國文化汗青遺產的一部分。
33、可以說劉一原水墨藝術作為一種語言要素被有意強化的**筆痕,既是藝術家精神情感的的頑強表現,也是當代中國文化精神的一個象征。
34、治家格言在中國文化中有特殊的位置。
35、中文字體設計需要設計者對中國文化有著透徹深切的了解。
36、阿城是一位對中國文化有著一種自覺追求意識的作家。
37、美國文化跟中國文化最大的差別在哪里?老美追求truth,老中追求norm。高曉松
38、世界文化的未來,就是中國文化的復興。梁漱溟
39、本文介紹了韓國對漢語音韻學的教學與研究情況,反映出韓國社會對中國文化的高度重視。
40、維摩詰經變是佛教美術中普遍而又獨特的題材,對中國文化思想乃至藝術精神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41、作品中的兩件兵器“武林圣火令”欲呈現一些不可見的光及強大的力量,體現中國文化中“氣”的象徵意義。我們可以看見中國人的想象力,把力量透過光線形象化。
42、中國文化傳統中有豐富的人際信任資源,如果能夠對之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可以成為當今社會經濟與文化建設的可貴精神財富。
43、90年代以后中國文化史發展的新趨勢,是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勃然興起。
44、魚翅羹是中國皇家御用菜品。中國文化將這一象征著財富、地位和威望的傳統保留至今。
45、李白與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鐘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們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暫。相識已是太晚,作別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別詩是:“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余秋雨
46、“前進”是一種過去與未來的發展性指向,其中蘊涵著如何對待中國文化的過去,即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
47、本文通過對中國文化現代化進程運動形式的考察,發現了一個奇特的“三段式”盤旋運動規律.
48、先秦諸子時代是中國思想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它確立了中國文化最為重要的價值形式和人之安身立命之所。
49、季羨林一生共出版了11本學術著作,發表200多篇論文,作品涉及10多個學術領域,其中包括中國文化研究、比較文學和梵文等。
50、中國傳統教學理論是中國特定文化的產物,與中國文化血脈相通。
相關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