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造句
1、生平所為皆可對人言,司馬光之自信;運用之妙惟存乎一心,岳武穆之論兵。
2、回顧歷史,多少偉人在這方面為我們作出了榜樣:司馬光曾給自己的兒子寫過一篇文章,諄諄告誡要崇尚節儉。
3、司馬光的小伙伴掉到了水缸里,在千鈞一發的時刻,他搬起石頭砸開了水缸,救了伙伴。
4、希望你如孔融讓梨般知禮,有孫叔敖砍蛇般的勇氣,與司馬光砸缸的智慧可比,比區寄預謀殺敵還要心細。智勇無敵,必成大器!兒童節快樂!
5、看到小朋友落水,司馬光毫不猶豫地搬起石頭砸缸。
6、兒童節,我代替司馬光砸碎你的憂傷,代表小孔融送你大的希望,讓稱象的曹沖送你高智商,讓磨杵成針的李白送你堅持動向!愿祝福短信為你帶來成功曙光!
7、正如宋代名相司馬光所說:“聞喜士大夫之林藪也”.
8、碑身厚碩高大,碑文介紹了司馬光一生的成就.
9、作為史學家的司馬光,詠史之作與那些以文學才能著稱的詩人所作詠史詩判然有別。
10、其交往體現了司馬光的理學哲學歸旨,也體現了其難于脫身仕宦的入世精神和篤厚激烈而難于變通和粹的弱性側面。
11、《資治通鑒》司馬光著魏博指揮使楊仁晸,將所部兵戍瓦橋,逾年代歸,至貝州,以鄴都空虛,恐兵至為變,敕留屯貝州。
12、它跟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等一起,被視為科學精神啟蒙的最好典范。
13、在張錫手下作幕僚司馬光很滿意的,兩個合作得很好。
14、他外舉不避仇,舉薦了呂公著、司馬光、王安石,而這三個人或與他政見不一,或曾導致他下獄。
15、在生活方面,司馬光節儉純樸,“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于名”。
16、司馬光《資治通鑒》書影“吐哺握發”:《史記·魯周公世家》載,“然吾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17、皇太后垂簾聽政僅數日,司馬光即上疏,就臨朝聽政應該注意的事項提出諫勸。
18、司馬光深知自己生性耿直,且胸無城府,不隱瞞政見,不屈從他人,有話不吐不快。
19、反對新法的士大夫,如司馬光、歐陽修等人,思想雖然比較保守,但卻都是深受朝野倚重的碩儒,王安石未能得到他們的支持,是我朝的重大損失。
20、司馬光以為,現在國家災害不斷,民生困苦,西戌內侮,邊鄙未安。
21、司馬光的生活作風節儉樸素,“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于名”。
22、司馬光時在并州通判任上,他不顧身微言輕,連續3次進狀并給好友范鎮寫信請求關照,建議皇帝早立儲貳,以安天下之心。
23、仁宗在崇政殿策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司馬光與范鎮同被派去擔任復考官。
24、雖然,后世對司馬光廢法多有指責,但處于大宋江山風雨飄搖的時期,司馬光的廢法終究還是出于公心,他的過失,比起那些昏官污吏還是要光明正大得多。
25、司馬光便建議在麟州筑堡防御,同時招募農民耕種這些良田。
26、當時群臣不能將順其美,司馬光所以譏之。
27、山西歷史上所出的名人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荀況,一代霸主晉文公,宋代學士司馬光等等。
28、仁宗時期人才輩出,留芳百世的有包青天包拯、歐陽修、范仲淹、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司馬光、柳永等等,全是些文章千古、忠肝義膽的名士。
29、哲宗奪去了司馬光和呂公著的贈謚,并追回所賜神道碑額,令夏縣地方官吏拆除了司馬光墓前的碑樓,磨毀碑文。
30、司馬光簽書武成軍判官事干了不到兩年,公元1045年以宣德郎、將作監主簿權知韋城,27歲時便主宰一縣之政令了。
31、但與此同時,在他統治期間,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按司馬光的評價,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
32、晁沖之與呂本中呂本中為友,晁說之曾親得司馬光司馬光家傳,并為邵雍邵雍私淑弟子。
33、我們只知道去宣傳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這樣的生活事跡,去展現他們的美德與聰穎。
34、司馬光前日上殿乞出知許州,并言方今是非淆亂難明。
35、司馬光有這樣一句話,他說自己“不足以識前代之正閏”,但是“竊以為,茍不能使九州合為一統,皆有天子之名,而無其實也”。
36、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頭懸梁錐刺骨的故事家喻戶曉;李白鐵杵磨成針、司馬光警枕勵志、范仲淹斷齏畫粥、宋濂冒雪訪師的事跡千古傳誦。
37、用司馬光家書中說的,彼時朝野上下處處奢靡,“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第一流人物”的肩頭該有擔當呵。
38、就在司馬光到館閣上任的當月,仁宗皇帝親臨崇政殿策試賢良方正及武舉進士。
39、司馬光起自布衣,歷仕四朝,仁宗時極言建儲,英宗時調停骨肉,反對王安石變法他直言無隱。
40、對此,司馬光力辭不受,說蔡、韓、章在神宗逝世、哲宗即位時建立儲貳,傳授大寶,遷官得宜;自己閑居西京,非所預聞,無功無勞,不敢抵受。
41、崇福宮是道家之地,令它聲名大赫的卻是那些大儒:范仲淹、韓維、司馬光、程顥、程頤等,先后來到了崇福宮,輝煌了崇福宮的文名。
42、神宗見司馬光固辭不受,使召其入宮問道:古之君子,或學而不文,或文而不學,惟董仲舒、楊雄兼而有之。
43、司馬光墓是司馬家族的祖墳,墓地分為塋地、碑樓、碑亭、余慶禪寺等幾個部分。
44、司馬光“躍馬津亭未幾何,宦游容易十年過”用作平聲。
45、小公務員穿越到大宋朝,與權謀大家司馬光面對面學習《資治通鑒》智謀。
46、關于葵,我記得司馬光詩中有句“唯有葵花向日傾”,是用來表白自己忠心的,而最難忘的當然是“青青園中葵”了,這句詩,上小學便學,現在也難忘。
47、司馬光在竭力盡心為國家舉薦賢才的同時,對那些貪贓枉法,瀆職誤國的官吏深惡痛絕,屢屢上書朝廷予以揭露,建議嚴加懲處。
48、在大學攻讀歷史時,開有“方志學”的課程,知道宋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曾盛贊方志“開編粲然,如指諸掌,真博物之書”。
49、狄青暫露頭角,王安石登科外放,司馬光丁憂在家,小皇子遺憾夭折。
50、3月的一天,神宗皇帝又一次在崇政殿召見司馬光。
相關造句
作牛作馬造句迅電流光造句塞翁得馬造句稀里馬虎造句光棍不吃眼前虧造句老馬嘶風造句各司其事造句斗雞走馬造句白馬素車造句犬馬之力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