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賢造句
1、 治國猶於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是以養神求生,舉賢求安。
2、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3、 舉賢為國,非為私人也。
4、 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5、 誠信立身,廉潔自律,正派做人;求真務實,舉賢任能,公道辦事。
6、 舉賢以臨國,官能以敕民,則其道也。
7、 堅持五湖四海,廣開舉賢薦能之路,拓寬黨政干部選拔來源。
8、 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對策。
9、 鼓勵多種渠道推薦干部,廣開舉賢薦能之路,拓寬干部選拔來源。
10、 因此,他每天上朝總是向劉義恭談論舉賢薦能的事,接著又規諫朝廷的得失,廣泛討論朝政。
11、 作為組織部門領導班子,只有做到善于舉賢薦能、長于包容用才、勇于開拓創新,組織工作才能保持蓬勃生機。
12、 舉賢薦能的重要性毋庸諱言,薦人不當的危害更是貽害無窮。
13、 建元元年,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14、 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愛民,舉賢薦能,政績卓著,對朝政影響頗深。
15、 舉賢可安邦興國,養神能益壽延年。
16、 學宮之成,則州辟、舉賢良方正、茂才計十九人,公車征左中郎、博士計四人。
17、 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18、 南征北戰都沒他的事,舉賢薦能也沒他的份;上上下下既疏于來往,揚名立萬也不大可能。
19、 他能攻善守的表現,給老爸的舉賢不避親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20、 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策問以古今治道,對者百馀人。
21、 大和二年(828)登進士第,復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
22、 當組織部長一定要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把為黨和國家舉賢薦能、為干部成長導引扶持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
23、 今陛下使天下舉賢良方正之士,天下皆欣欣焉曰:‘將興堯舜之道、三王之功矣。
24、 承上接下,積財聚谷,就說我能為相,卻不知道要有敬神事鬼,移風易俗,調節陰陽,推薦選舉賢圣之人的水平。
25、 此世稱管鮑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實無善交,實無用能也。實無善交實無用能者,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鮑叔非能舉賢,不是不舉;小白非能用仇,不得不用。列子
26、 當考生家長任性的權力發揮到保送當中,保送也就背離了舉賢薦能的初衷,還容易成為特權滋長的藏污納垢之地。
27、 《史記》有傳,屈原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學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聯齊抗秦,后被讒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于沅湘流域。
28、 遼陽當地同志介紹說,在遼陽,在遼寧,無論領導還是群眾,舉賢薦能,珍愛人才,崇尚美德,從善如流,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的風氣,是長期形成的一個傳統。
29、 高祖從布衣而得國,確有過人處,性明達,圣明過人,我朝承秦末戰亂之苦,高祖審時度勢,廢除秦之苛法暴政,輕徭薄賦,舉賢任能,天下得安。
30、 作為清代中后期的著名文臣,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愛民,舉賢薦能,政績卓著。
31、 他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產、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
32、 魏公安內攘外,舉賢任能,致政通民和,而人才輩出。
33、 如果心懷私欲、心存雜念,就難以客觀公正地考評干部,就難以履行好舉賢薦能的職責,進而妨害我們事業的發展。
34、 原來自姚遠領興昌郡后,舉賢任能,勵精圖治,郡治煥然一新,百姓感德,為之諺曰:三德視事,興昌可治。
35、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舉賢不避親”成為很多企業任人唯親的借口。
36、 他舉賢薦能可比鮑叔;折節為國可比藺相如;謙禮忠君無人能比;性度恢弘眾將誠服。
37、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38、 作為領導,應該把舉賢薦能當做分內之事和應盡責任,注重給被提拔人精神上“補鈣”,加大壓力,增加動力,促其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39、 就連陰識這樣一個在這個時代里根本不受所謂正道待見、連舉賢資格都沒有的人,竟然說幫人搞個賢良方正都不是難事,可想這新莽官場腐敗到什么程度。
40、 不知各位對戰事有何想法,本督師領兵作戰二十幾年來,一向是舉賢納能,凡是真知灼見,無不翹首企足,佛眼相看。
41、 不會,我們龍組選拔,向來是舉賢任能,不受年齡限制。
42、 鼓勵多種渠道推薦干部,廣開舉賢薦能之路,拓寬黨政干部選拔來源。
43、 鼓勵多渠道推薦干部,廣開舉賢薦能之路,拓寬黨政干部選拔來源。
44、 康明瑤在不失時機證實他方才舉賢任能王盛烈講故事沒錯。
45、 此次為了“鼓勵更多的校內團體舉賢薦能”,哈佛又想出了新招,額外成立兩個顧問團,一個由教職員工組成,一個由學生組成。
相關造句
齊眉舉案造句舉止自若造句舉國一致造句不可枚舉造句舉世無敵造句舉國若狂造句任賢使能造句知情不舉造句舉無遺策造句尊賢使能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