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到筆隨造句
1、 在這種情況下寫出的文章總會是意到筆隨,文從字順,內容與形式都是一氣呵成的。
2、 大塊水墨與線結合,減筆變格,狂草入畫,意到筆隨,捉控自如,超然象外。
3、 尹滄海的書畫作品閑放中見整肅,意到筆隨,于平淡中寓天趣。
4、 正所謂心胸如此,心手相應,意到筆隨。
5、 但見他意到筆隨、排奡縱橫,只一炷香工夫,便云耶山耶、勻紅點翠地畫就一幅古風寫意圖。
6、 觀滄海之書畫,無事雕琢,而閑放中見整肅,意到筆隨,于平淡中寓天趣。
7、 在軟筆與紙張的觸感下,意到筆隨。
8、 由此我便窮本溯源,彌研彌奇,得心應手而自振,意到筆隨而輒興。
9、 縱橫馳騁: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馳騁:縱馬疾馳。不受阻擋地往來奔馳。形容英勇戰斗,所向無敵。也比喻寫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筆隨。
10、 尤為難得的是,卷中有吳焯手書題跋30處,跋語或長或短,意到筆隨,讀來頗能勾勒出這位“校對達人”的風雅閑趣。
11、 一位交行人士私下向記者形容,蔣曾是交行的“第一筆桿”,才思奔放,意到筆隨。
12、 它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要有以少勝多的含蓄意境,落筆要準確,運筆要熟練,要能得心應手,意到筆隨。
13、 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心源造化融合為一,達物我兩忘之境,方能心手相應,意到筆隨,臻于化境。
14、 可知用筆之奧妙,如欲達到美妙之境,必先善為運用,運用既熟,自能意到筆隨,不致有眼高手低之虞。
15、 大草則取法黃山谷、傅青主諸家,用筆左沖右突,縱橫開張,點畫酣暢淋漓,恣肆狂放,意到筆隨,不拘細節,純以氣勢勝。
16、 陳元龍在談到寫生與創作的關系時說,寫生是學習繪畫的起點,只有寫生才能上升到藝術的概括和提煉,從而達到繪畫上的“得心應手”和“意到筆隨”。
17、 其書融化秦篆漢隸,晉唐楷行,筆墨清醇靈逸,秀出群倫;結構嚴謹蒼拙,風骨獨具;墨中含情,形神兼備,意到筆隨,心手兩暢,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相關造句
同心一意造句隨圓就方造句隨鄉入俗造句捧到天上造句隨人俯仰造句游戲筆墨造句言簡意深造句手到拿來造句隨緣樂助造句半心半意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