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造句
1、他結婚了,得另起爐灶。
2、哥哥另起爐灶,創立了一家屬于他自己的公司。
3、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4、原作底稿丟失,現在只好另起爐灶,從頭再來。
5、他離開老東家后,另起爐灶,也開了一家店。
6、但是,一些人所鼓吹的拋棄現有談判另起爐灶、重新安排議事日程的做法,產生成果的可能性并不會比多哈談判高。
7、他們弟兄倆分家后,各自另起爐灶了。
8、既然我們的意見都未能獲得上級的重視,我同意大伙兒另起爐灶,再提構想。
9、另起爐灶,讓你覺得自己算個人物。
10、好不容易大家都有了共識,他不應另起爐灶地又提新意見。
11、假使這些辦法都行不通,何不另起爐灶,再想想別的辦法?
12、這次實驗,徹底失敗了,只有另起爐灶重新開始。
13、二八年金融系統的崩潰迫使我們另起爐灶尋求更現實的方案。
14、自從與另一個右翼集團分道揚鑣,另起爐灶之后,該黨就躊躇滿志,一路向前,在每一場大選中選票都不斷增長,并且自2001年以來,便通過依靠中右翼少數黨聯盟來左右政策。
15、這個題目太多人談過,我得另起爐灶,找些新鮮的題材來說。
16、兒子長大后,各自離家另起爐灶。
17、原先他在一家館子當廚師,如今另起爐灶,開了一間更具規模的餐廳。
18、盡管他不太可能撕毀救助協議,完全另起爐灶,但我們可以確信,一定會進行調整。
19、尚有顧惜之心者,便順墻砌一道土坯,另起爐灶,再繪丹青.
20、有不滿,克服它;暫時做不到?避開它,另起爐灶,不發牢騷,不謾罵,不眼紅人家。亦舒
21、即便如此,馬隔溪先生另起爐灶的意義非凡。
22、正文:每當講到一個新的主題或意思的時候,就應該另起一段。當你使用齊頭式的書寫格式時你應該在段與段之間空一行。不要在一行的末尾將一個單詞隔開。
23、假使那賊安然逃走了,主人艱苦做起來的東西,只有自認倒霉。它揩揩頰部,吸點空氣,飛走,重新另起爐灶。
24、而企業生產產品,尤其是電子產品的方式已經破壞殆盡,并另起爐灶。
25、他縱橫商場數十年,晚年想退休享福,但唯一的獨子卻不愿接手,甚至還另起爐灶與他分庭抗禮。
26、他說,各方尚未就巴厘方案達成協議,怎么能將其擱置,轉而另起爐灶?
27、阿呆有很多女朋友,他對每一個女朋友都說:“你在我心中是第一位”。女友發現后斥責他說謊,阿呆辯解:“是第一位沒錯啊,只不過是另起一行罷了!”。
28、我們的學校還有一個基本問題,用傳統的分析方法,需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因為這是一個信息超載的時代。要使學校不至于成為沒有鐵窗的監獄,惟一的辦法就是用新技術和新價值另起爐灶。麥克盧漢
29、他個性要強,何況強扭的瓜不甜。既然過不到一起,他就決定獨自帶著9歲的兒子另起爐灶。
30、行路不難,難在于應對進退而不是其中;難在于婉轉人跡而猶有自己的字里行間;難在于往前鑄足之時,還能回頭自我眉批;難在于路途段窮之際,猶能端莊句點,朝天一躍,另起一段。行路頗難。簡媜
31、通常,國立大學要想能夠賺取外快來充實自己的腰包的捷徑就是另起爐灶辦起新學院,但卻賣羊頭掛狗肉地打著原大學的金字招牌,結果就無端地生出了這些私立貴族學院。
32、先焯排骨,然后另起鍋燒開水,放入排骨,等水開,再放入姜片煮沸,用勺子舀去表面的浮沫。
33、所以我想從結構與行文以及情節構思上動個大手術,請人參考參考,呵呵,也許改頭換面另起爐灶,也許西樓廚師仍舊鍋炒現飯,倘若再不入流,那就是人品問題了,哈哈哈。
34、如果中國的院士制度變得魚質龍文、魚龍混雜,院士隊伍的純凈得不到捍衛,以至常常因丑聞而蒙羞,那還不如徹底將其廢除,另起爐灶為是。
35、國都中醫門診部原來是將商品藥“乙雙嗎啉膠囊”等分裝后,另起名“克屑靈膠囊”出售的,海淀區衛生局已對此行為進行了行政處罰。
36、還有一只花白的叭兒狗,從廟會買來,記得似乎原有名字,子君卻給它另起了一個,叫作阿隨。
37、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呂醫生干脆另起爐灶,自辦比賽,還自掏腰包、朋友相助,要準備20萬的資金,下足了血本。
38、新官不理舊賬,新一任領導為了顯示自己的城市規劃建設的新理念和大魄力,同時也是為了給自己積攢政績,常常是另起爐灶,另搞一套。
39、無論砸掉多少黑婚介的招牌,如果不把在黑婚介從事非法活動的敗類揪出來,嚴肅處理,相信這樣的黑婚介還是可以另起爐灶的。
40、于是蘇觀生等人覺得與其乞憐于桂藩,不如干脆另起爐灶,援引兄終弟及之義擁立唐藩。
41、店主姓吳,閩北人,原來是浦上路一家汽車改裝店的伙計,學成之后另起爐灶,在此開了一家店,客戶都是以往的熟客。
42、大意說過片后多言情,由于意思大略在上片已表達出來,如果過片再另起頭緒,那么全詞的中心意思便不容易集中了。
43、不知大人以后如何打算?跟隨駙馬爺殺敵?另起爐灶嘯聚山林?
相關造句
怒從心上起造句一臥不起造句蕭墻禍起造句起早睡晚造句群起攻擊造句應運而起造句風起水涌造句平地起雷造句楚歌四起造句化性起偽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