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造句
1、 腐敗的清朝政府,把大片河山拱手相讓,危害萬民,貽害子孫。
2、 東漢末朝,朝政腐敗,皇帝耽于淫樂,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終于爆發了黃巾大起義。
3、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迫使清朝政府簽訂城下之盟。
4、 末聯直斥蔡京如狼虎,王黼如狐貍,惑亂朝政,導致兵連禍結。
5、 原來中國歷史上對三光還有另外一番解釋:范仲淹批評朝政,主張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一生被貶放三次。第一次送行,朋友們說,此行極光。第二次,朋友們說,此行亦光,最后一次說,此行尤光。他笑答,仲淹前后三光也。
6、 從前有一個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顧尋歡作樂,朝里奸臣得寵,忠良受害,鬧得國家貧窮交加,百姓怨聲載道。
7、 帝國主義列強多次強迫清朝政府割地賠款.
8、 中法戰爭爆發后,日本迅速調整了對朝政策,嘗試著對中朝宗藩關系的進一步破壞。
9、 唐朝政治、經濟、文化的高度繁榮,審美觀念與社會風尚的演變,為周昉的“唐妝”樣式形成奠定了基礎。
10、 早在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駐守澎湖,將澎湖地區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
11、 興慶宮是唐玄宗朝政的重心,是唐玄宗和楊貴妃長期居住的地方。
12、 國王聲稱自己是神授王權執掌朝政的.
13、 和他的父親一樣,在處理完朝政的空隙,他也經常來崇圣寺拜佛。
14、 錫埒圖庫倫扎薩克喇嘛旗是清朝政府在外藩蒙古地區最早設立的喇嘛旗,也是在漠南蒙古地區設立的惟一的喇嘛旗。
15、 皇太極時期是清朝政權由武治向文治轉變的重要階段。
16、 有關明中后期澳門葡人幫助明朝政府剿除海盜之事,中外學者歷來爭論不休。
17、 空前絕后女武皇,把持朝政韋皇后。驚世愛恨屬高陽,曠世女相有上官。更有那一生傳奇是太平,轟轟烈烈攬朝綱。李翰韜
18、 因此一開始的時候,牧首尼古拉斯成為攝政王,主理朝政.
19、 美國對朝政策特別代表博斯沃思訪韓時表示,他并不急于促成六方會談盡快重啟。
20、 雷瑨關于“明神宗有三十年時間怠于朝政,其原因正在于此”的說法并不是憑空臆斷。
21、 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亂前后,親身經歷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變化,想通過對歷代典章制度的編纂,總結經驗教訓,以尋求治國安民之術,從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機。
22、 漢高祖劉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在于項羽的對抗中最終功成名就,只是在治理朝政時沒有能夠做到精兵簡政。
23、 傳統海洋開發在官民互動中不斷前行,通過對兩灣開發歷程的比較研究,呈現出王朝政策下海洋開發的異同。
24、 捻軍是晚清咸同時期活躍在黃淮地區的一支武裝力量,對清朝政府形成極大威脅。
25、 這種德望的本身表明了一種新的價值觀念的形成,表現了六朝政治社會發生了一種質的變化。
26、 【織成裙】,脫下了襤褸的衣衫,穿上了華美的綾羅綢緞,但卻遮掩不了內心已被扭曲的欲望。當她在最美的年華被屠刀及頸,若是給她重生的機會,是不是還會干涉朝政、驕奢淫逸、妄圖那個遙不可及的位置?玄色
27、 元朝政府在澎湖設置行政管理機構“巡檢司”.
28、 控制宮城禁衛軍權并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之后,宋文帝又采取措施消滅了輔政大臣,將朝政決策權和荊州軍政大權收歸己手。
29、 制造恐怖,殺一儆百,是皇帝的慣用手段。在乾隆一朝政治中,經常可以見到出其不意、輕罪重罰的事例。除了情緒和性格因素外,乾隆行政之忽寬忽嚴,更主要是策略的考慮。張宏杰
30、 他見朝政多闕,禍亂相尋,乃建言刺史太守,由賂得官,刻剝百姓,乃致離叛,應急選清名重臣,出任牧伯,剿撫兼施,方可削平世亂等語。
31、 朝政日非,致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32、 于時朝政漸亂,貨賄公行,凡當樞要之職,無問貴賤,并家累金寶。
33、 紂王自進妲己之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朝政廢弛,章奏混淆。
34、 南朝宋文帝時,義康總專朝政,四方饋遺,“皆以上品薦義康,而以次品供御”。
35、 陳子昂在為官時敏銳地察覺到盛世背后潛藏的社會危機,曾屢次上表章批評朝政,為此遭到武氏集團的排擠與打擊,入獄,從軍,被迫辭職,隱居鄉里。
36、 我也不是做官的料,再說當今朝政渭濁,奸佞當權,即獻以忠心赤膽,亦無疑屬擔雪填井。
37、 這些京師人以私宅作為辦公地點,不僅不利于朝廷對其工作進行監督管理,而且使朝政信息毫無保密性可言。
38、 歷史名流,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或干預朝政,或著書立說,他們的宏業偉績和流風余韻,輝照千古。
39、 呂獨掌朝政,他任賢使能,信賞必罰,理財節用,積粟訓兵,裁抑恩倖,搜選人材,大開諫路,總攬群策,使宋室開始復興。
40、 馬士英等以擁戴有功,起用閹黨余孽把持朝政,與史可法、高弘圖等東林余黨針鋒相對,埋下了彼此傾軋,動蕩不安的火種。
41、 天后朝政出多門,國家控制在奸佞之人手里,用人之道恰似小兒買瓜,不擇香味,只選肥大的;當今朝廷用人好比淘沙取金、剖石采玉,都能得其精粹。
42、 事實上,任何一個帝王,即便他昏聵無能,朝政昏暗,可在天下人的眼中,他仍然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天子,這種思想在這個時代的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43、 一個文弱書生,眼見朝政腐敗,于是棄文從武,一片誠忠,化成野心。
44、 這個明朝享國時間最長的皇帝,廟號神宗,實為寓貶于褒,是說他神龍見首不見尾,隱居深宮數十年,不見朝臣,不理朝政,致使到萬歷末年,國家的官吏已經缺了一半。
45、 完顏宗翰剛才還對宋官議論朝政大為不滿,現下滿腔憤怒都化做了欣喜之情,連連點頭,認為宋官們大有見地。
46、 丞相李斯加以駁斥,并主張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
47、 東萊郡孝廉蔣通,妄意指摘朝政,挑釁朝廷法度。
48、 而且如今朝廷中皇帝疏于朝政,邊關將士只能羅雀掘鼠!我們無力扭轉乾坤大局,只能盡力做到自己該做的!
49、 太學生鄭隆慣作詩詞譏訕朝政,此人不可不除。
50、 興平乃是朕的股肱之臣,朕怎么不會相信呢?只是你剛才說的世家外戚把持朝政,卻有點危言聳聽了。
相關造句
一朝之忿造句朝生夕死造句朝不保暮造句朝歡暮樂造句朝中有人好做官造句朝陽鳴鳳造句朝夕不倦造句一夕一朝造句政簡刑清造句朝聞夕改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