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造句
1、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王勃
2、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周瑜
3、求知己于朋友易,求知己于妻妾難;求知己于君臣則尤難。
4、和者,致祥之道:君臣和則國家興盛,父子和則家宅安樂,兄弟和則手足提攜,夫婦和則閨房靜好,朋友和則相互維護。
5、明父子君臣夫婦昆弟朋友之節,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黨,以交朋友。
6、君臣上下,以禮為本;父子上下,以恩為親;夫婦上下,以合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亂下逆。
7、君臣之利異,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8、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9、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10、君臣有道即忠惠,父子有道即慈孝,士庶有道即相親。
11、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12、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則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倒逆則亂矣。人君茍任臣而勿自躬,則臣皆事事矣。是君臣之順,治亂之分,不可不察也。
13、父子之間要相親相愛,君臣之間要有適當規則,夫婦之間要有內外之別,長幼之間要有尊卑秩序,朋友之間要有誠信。
14、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15、在封建社會中,君臣定分,廉遠堂高,等級制度是極為森嚴的。
16、到了后期,太平天國君臣猜忌,禍起蕭墻,終于導致了它的失敗。
17、中醫處方,絕不能只羅列藥味,必須安排好各味藥之間君臣佐使的關系。
18、當時正是大唐開國之初,無論君臣,都在拼命地抖擻精神,就像我們這里評定職稱之前一樣。
19、諸葛亮在東吳,憑借三寸之舌,說服東吳君臣,完成了聯吳抗曹的重任。
20、聚精會神:會:集中。原指君臣協力,集思廣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1、病無常形,醫無常方,藥無常品。順逆進退,存乎其時;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
22、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23、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
24、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25、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26、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矣;彼朝為讎敵,暮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
27、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錯。
28、民知畏法,而無禮義;于是中圣乃設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儀,明父子之禮,君臣之義,使強不凌弱,眾不暴寡,棄貪鄙之心,興清潔之行。
29、先圣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長幼之序。于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30、雖然內憂外患頻仍,這些昏庸的君臣,依然故我,極盡驕奢之能事。
31、我們以往多從的角度來理解杯酒釋兵權的奧妙,君臣雙方不用刀兵相向,一切都在不言中。
32、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功。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王維
33、你再不欠我,我也盡還你知遇之恩,相救之情,君臣之義。你我情義兩絕,死后若還有天地,上窮碧落下黃泉,亦永不要再見。墨舞碧歌
34、南唐詞學活動主要集中于宮廷貴族之家,作家主要是南唐君臣。
35、天地昭昭,如斯之悅,何物已覆,錦匿甚多,吾心所望,乞君憐之,如應吾心,愿為君臣……甘為汝摘花,甘為汝盤發,甘為汝……覆天下。滄海·鏡
36、而在傳統文化中,君臣父子的劃分,都表達人性和理性是不具有普遍性的。崔衛平
37、漢武帝以后,漢王朝對匈奴實行了較為寬松的“羈縻”政策,漢匈雙方雖有君臣名分,實為兄弟之國。
38、君臣以義合。君待臣如手足,則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馬,則臣待君如路人。馮夢龍
39、當時手足似瓜分,信斷音稀杳不聞。今日君臣重聚義,正如龍虎會風云。羅貫中
40、藥分君臣,相輔相成,相生相克,畏者有十九,反者有十八。朝小誠
41、新羅的國王們經常帶領著君臣、貴族們來此游玩.
42、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請珍惜這一世的君臣無悔。花香蘑菇
43、肝膽相照,君臣共分秋月。意氣相投,兄弟共坐春風。烽火戲諸侯
44、下面就這“君臣佐使”四位一體療法做一個簡單介紹。
45、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安得務農息戰斗,普天無吏橫索錢。杜甫
46、如果知道艱難而君臣兢兢業業地工作,國家就一定會興旺發達,這不近于一言興邦了嗎?
47、自古以來君臣上下爭權謀利,有智者勞心勞肺,無智者當牛做馬任人宰割,強吃弱,弱逼搶,官官相護。
48、張唐英從唐代君臣言行的細節入手,揭發出許多潛伏在歷史中惡人惡行,實現他撰寫此書時欲圖撻伐昏君奸臣的初衷。
49、在王子闔閭繼任皇位,成為吳國新君主后,他要求他君臣伍子婿為其修建一座有影響城池作為他首都。
50、藩國的文學多為藩國君臣所作,藩王的文學審美觀念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造句
君子之交淡若水造句主憂臣辱造句無父無君造句貴極人臣造句伴君如伴虎造句逆臣賊子造句忠臣烈士造句國無二君造句文君新寡造句謀臣武將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