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造句
1、 筆銘:朝作書,暮作書,雕蟲篆刻胡為乎?投筆方為大丈夫。墨銘:墨磨日短,人磨日老。寸陰是競,尺璧勿寶。黃興
2、 老先生的書畫篆刻作品真是自出機杼、驚時動俗??!
3、 懷念和你相遇的日子,那些篆刻在心底的記憶,瘦盡一生也無法磨滅,也許我們無緣再見,也許那一段情感只能成為過去,但你卻是我最感動的牽念。
4、 擅長書畫篆刻與貝雕工藝品創作設計、制作研究和理論探討。
5、 篆刻中,印字凸起的陽刻叫朱文,反之的陰刻則為白文,繆篆為漢魏時期制印常用的篆書字體,以形體勻整、屈曲纏繞具綢繆之意而得名,字體為繆篆,寫得古樸嚴謹,勾畫非常端正。馬伯庸
6、 本文以篆刻印語為切入點,在介紹篆刻藝術歷史背景的基礎上,以篆刻藝術大師吳昌碩為個例。
7、 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早在鄧石如之前,“印外”對于篆刻藝術的影響,已經得到了人們的關注。
8、 下面那個則是由陳祥耀居士所篆刻并致贈于我.
9、 婺源以其建筑、篆刻和油菜花海而聞名。
10、 篆刻印章如同玉璽般浩然大氣,體現顯貴,盛大,財富尊嚴.
11、 篆刻的城落款在梅雨時節,青石城外一路泥濘的山水一筆凌空揮毫的淚,你是我潑墨畫中留白的離別,卷軸上始終畫不出的那個誰。方文山
12、 篆刻,亦即治印之術,是我國傳統藝術之一,與字、畫有著同等齊觀的地位。
13、 這個星期的篆刻作業是雕刻:逍遙游。
14、 他是金石派大寫意花鳥畫名家,擅長書畫、篆刻。
15、 銅印篆刻這門有著千年歷史的傳統手工藝,日漸式微,正面臨失傳的可能。
16、 但文人篆刻的成熟應該是以文彭及其學生何震等為代表的藝術家共同努力并形成流派為標志,總體上在元、明直到清早期。
17、 2000年,鐘楊琴笙又報名參加四川大學成教院書法篆刻大專班,師從何應輝、張景岳先生,臨習古代經典。
18、 老師剛剛講解完篆刻要領,孩子們就按捺不住興奮開始刻起來,課堂氣氛活躍、輕松。
19、 篆刻取法秦漢璽印及浙、皖諸派,喜以三代吉金文字入印,印風高峻淳古,意思典麗,迥于時人。
20、 從找字、編排,到篆刻、做錦盒,老伴忙了整整一個禮拜,而這份心意,也使得老伴“差點兒眼淚都掉出來了”。
21、 看他奏刀直取,巧思佳構的許多篆刻作品,如渴驥怒猊,勢不可當,大氣磅礴,質樸雄渾。
22、 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23、 池塘邊的榕樹上,童年走了,知了還在唱;操場邊的秋千上,人兒走了,風兒還在輕輕蕩;黑板上,老師的粉筆字模糊了,隱約間還有讀書朗朗;風景依舊,誰在靜下心來欣賞?人兒依舊,誰在篆刻著歲月的滄桑?生活改變了我們的模樣,但童心永遠明亮。六一節了,祝你快樂,永葆童真!
24、 由于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25、 一九九八年在中國美術館作品入展中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
26、 區別于往年風尚大典給嘉賓頒獎的形式,本次風尚大典立邀著名篆刻家李昊及其團隊為風尚人物們度身定做了一套中國印。
27、 793”(字母n缺損,應為編號)和“合營造尺”四字,碑身兩側清晰篆刻著“實測北京水平”和“京都市政公所”字樣。
28、 湖北人,結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2005年三月創辦中國篆刻網,2005年以綜合考核第一名的總成績加入西泠印社。
29、 日前,慶祝中國篆刻網開通十周年篆刻命題創作大賽終評結束,來自我市的侯連華獲得優秀獎。
30、 如今在店鋪墻壁上還有數面客人題贈的“金石名家”、“篆刻名家”等玻璃鏡屏題字,這些題贈大多屬于鄭漢榮的父親鄭志軒,老爺子1996年過世,享年75歲。
31、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道行天下的標識印“道行天下,博愛中國”的篆刻者劉國強,為了將篆章趕制出來,他一夜沒有合眼,刻了三次才終于成功。
32、 圖章也是請榮寶齋的篆刻家宋學偉仿刻好鈐印上去的。
33、 在“中國篆刻網”一家名為“鉆石年代”的網店,記者看到,店主近期每周都推出一大批壽山石原石,交易紅火,價格連連走高。
34、 參展的近千方篆刻品風格、尺寸、材質互異,或沉渾奇崛、方剛雄強,或厚重古拙、簡淡清逸,從中可見海派篆刻的文脈延續、師承足跡以及時代烙印。
35、 散木在上海卓有書名,篆刻和詩文均佳;曼翁于籀篆各體俱精,頗得師法,也工篆刻。
36、 硯雕需要藝術涵養的積累,而目前從業人員文化水平偏低,文學、美術、篆刻等方面的水平和修養都有待提高。
37、 出生于官商世家,幼年失怙,受仲兄李文熙發蒙,及長游津門名士趙元禮、唐敬嚴之門,學習詩詞、書法與篆刻。
38、 當然作為一名職業書法篆刻家,他有自己的研究領域,有著他自己的“不材老雕蟲”、“卑以自牧”之道。
39、 他精通韻律,首創《六聲韻學》,書畫、篆刻均有造詣。
40、 這少這一刻的他,再不用苦苦掩飾那與生俱來的卑陋身份篆刻在他臉頰上的殘忍筆畫。
41、 我的恩師,著名書法篆刻家徐柏濤,曾經在田黃石上刻了一對“十全十美”的印紐,后來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42、 秦大我1924年出生在廣東惠州,自幼隨先父秦咢生到廣州學習書法、篆刻,鉆研歷代名家碑貼和秦漢印譜。
43、 古代精通書畫的人大多都會篆刻,也稱為摹印,他們作畫或寫字后都要在作品上面蓋上印章。
44、 一九四一年,王福庵為吳樸堂重訂篆刻潤例。
45、 在篆刻方面,吳昌碩“粗獷”,齊白石“大疏大密”,李駱公“象形”,而鄭萬選的創新是“出面”,可謂獨樹一幟、開宗立派。
46、 右后方和左后方的兩面,篆刻國家公祭日的記事文,共200多字,用小楷書寫而成;正面則篆刻著銘文,用魏碑書寫,共160字。
47、 他尋幽探勝,潑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還篆刻圖章一方,自號“青城客”。
48、 其篆刻以丁敬為宗而能自出新意、別具情趣,因性情耿介,不輕易為人奏刀,流傳作品不多。
49、 由西泠印社主辦,廣東南方印社承辦,中國篆刻網協辦的“粵港澳臺西泠印社社員作品展”將于7月13日至18日在廣東畫院美術館舉行。
50、 惠君鑒刻印由歷史博物館著名篆刻家傅萬里先生刻款,配紫檀木仿古盒及桃木底座。
相關造句
刻意經營造句刻骨相思造句刻意求工造句刻畫入微造句每時每刻造句丹楹刻桷造句一時三刻造句刻骨仇恨造句立時三刻造句刻畫無鹽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