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韻造句
1、我所以愛古箏曲,是因為它的曲調深厚靈透柔和,音韻較為明亮清脆含蓄,瀟灑飄逸,純樸古雅。
2、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
3、農事詩起源于原始宗教,人們把音韻最美的媚詞獻給神靈,以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同時人們把最威嚴、鏗鏘的咒語念給鬼怪,使其趕快離開,農事詩由此誕生。
4、這首詩讀起來音韻鏗鏘有力。
5、他這篇文章寫得特別好,讀起來音韻鏗鏘,使人有一倡三嘆之感。
6、唐詩宋詞文章美,離不開漢語平上去入音韻情;歌曲戲劇完美音,離不開漢語字正腔圓發音純。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需我們傳承。國際母語日,說好漢語,寫好漢字,才能將祖國文化。
7、本門課的目標是充分為學生做好準備,以進行音韻學及相關領域之研究。
8、多年從事古漢語、音韻學、訓詁學、古文獻學的教學工作,曾獲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9、現代音韻學的發展,使得我們對古代漢語詞義的研究更加深入、清晰,而詞義的清晰研究是我們研究古代漢語的關鍵。
10、對天文、數學、經學、歷算、地理、方志、音韻、訓詁均有精深研究,為乾嘉時代皖派考據大師.
11、第一章全面描寫了岳陽縣筻口鎮方言的聲韻調系統及其音韻特點。
12、每句詞每個音韻里聽到這些,所有的喧鬧,喊叫,誘惑。
13、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其特點是在音韻上廣泛運用疊字。
14、本文介紹了韓國對漢語音韻學的教學與研究情況,反映出韓國社會對中國文化的高度重視。
15、第四部分,灌陽方言的音韻特點。
16、先生曾告訴他,文字與音韻如鳥之兩翼,只有訓詁學才是這只鳥的主體。
17、是鼻韻母。n是舌尖鼻音韻尾,也叫前鼻音韻尾。
18、同時,從音韻學的角度,對不同版本劉長卿近體詩的用韻字進行了校勘。
19、蜀桐木性實,楚絲音韻清。調慢彈且緩,夜深十數聲。入耳澹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白居易
20、傳統音韻學和非線性音系學,這兩種主要的方法在本研究中得以應用。
21、音韻語法訓詁等學科的研究、字典辭書的編纂以及漢字輸入法的完善,應充分利用漢字構形的特點。
22、夏日的黃昏,淅淅瀝瀝的小雨四處飛灑,帶著清新明快的旋律,含情脈脈的音韻,把人引入遐想的意境。很快,小雨變為大雨,沒過多久便烏云密布,雷聲滾滾,緊接著,大雨就劈頭蓋臉的傾瀉了下來,真是別有一盤韻味!
23、清風玉露晨相逢,神清氣爽戀美景,朝陽白云看青松,鳥語花香音韻濃,溢彩流光心自悅,早把思念攬懷中。愛你,美好的祝愿飄進你的心房,帶著我的溫情!
24、那東西于他宛若一道微明的亮光,一片溫馨的流云,永遠可望而不可即,他偶然抓住了一絲半縷編織成幾個詩句,那維繞的音韻便在他腦子里回蕩往復,而那以前從未見過的芙便如膝俄的霧雷在他的視野中涌現。
25、為解釋同樣的現象,本文提出了“聲調假說”,并認為西夏語的聲調是伴隨輔音韻尾的脫落形成于12世紀中葉。
26、雖然在嚴格意義上,它只能算一種格陵蘭方言,但它與加拿大因紐特方言更為接近,在音韻學上與標準的西格陵蘭方言有相當明顯的不同。
27、作為散文的一種,抒情散文情感充沛真實、語言形象生動、音韻和諧動聽、意境深遠悠長。
28、總而言之,對北京話單說的聲調來說,不僅可以把濁輔音聲母或介音,而且也可以把鼻音韻尾或元音韻尾排除在聲調分布區之外,因而,北京話單說的聲調信息主要由主要元音及其過渡攜帶。
29、頭韻、元音韻和輔音韻是三種最基本的押韻修辭格.
30、通過系聯詩歌韻腳字,考求詩文韻部系統是音韻學研究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31、因此,有很多分支語言學如音韻學,形態學,句法等。
32、我作的詩詞都是采用粵音韻律的。
33、指出了評劇音樂實踐中于劇種音韻上的認識誤區,以及由此而造成評劇韻味淡薄的原因。
34、實驗表明,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語音韻律參數,是高質量的語音合成的關鍵。
35、就語言論,文辭清麗,音韻疏亮,是陸賦語言的基本風格。
36、從音韻上講,漢詩和英詩壓韻的方法有很大區別。
37、他不光是一位書畫大家,而且還是音韻學家、歷史學家、地理學家、刑律學家、佛學家、翻譯家呢。
38、本科旨在透過音韻學知的傳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
39、本文所描述的的對象是湖南省洞口縣的贛方言音韻。
40、將對我們演說“音韻學在電腦上的應用”的著名演說家,是美國的語言學家哈特博士。
41、本文介紹江西省武寧縣禮溪話的聲韻調、音韻特點和同音字匯。
42、本論文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撒奇萊雅語音韻的完整描述,并嘗試用聲學的觀點來驗證其音韻系統。
43、韻書是研究漢語語音史、漢語音韻學史,尤其是漢語韻書史最直接的文獻資料。
44、上古漢語存在復輔音,已為歷史音韻學界共認。
45、這是一個企圖組翻譯成結構類型的基礎上,音韻學,形態學和語法。
46、而在音韻學上,兩者的情況則是完全相反的。西班牙語的發音和巴斯克語的發音較為相似,而和加泰羅尼亞語相比則相去甚遠。
47、第三,本文結合語音學和歷史音韻學理論,討論了導致語音變化和內部差異產生的原因。
48、按照單元音韻母、純元音復合韻母和鼻韻尾復合韻母的分類,統計了三類韻母中的偏誤比率,分析了偏誤率較高的幾類偏誤的原因。
49、作為集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校勘學研究之大成的王念孫,自然是這一時期的學術代表人物。
50、漢語音韻學也叫聲韻學,是研究漢語音系統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
相關造句
風風韻韻造句一口同音造句一槌定音造句五音六律造句流風遺韻造句聲音笑貌造句音信杳無造句鄭衛之音造句渺無音信造句異口同音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