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臣造句
1、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孔子
2、 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于臣矣。
3、 賢明的君主使用臣子,使臣下盡忠而不越過自己的職權(quán),使臣下盡職而不越過職責(zé)范圍。
4、 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yè),龍盤虎踞在江東后世對孫權(quán)的評價。
5、 按使臣又是宋朝特有的官名,是八、九品小武官的總稱。
6、 越南作為中國藩屬國時期,中國使臣在出使越南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了一批文集。
7、 聽聞此番北靈國的使臣中,更有北靈國的大皇子公亦舒,無極龍淵覺得不該有所怠慢,所以連王平山也一并被叫去。
8、 每日只聽聞密探來報,某某大夫又宴請了趙國使臣,急得中山王食不知味,寢不安席。
9、 以后法、德、俄、意、奧諸國都先后派遣使臣赴朝鮮,締結(jié)修好通商條約。
10、 該國王因前年大皇帝八旬壽辰未及叩祝,今遣使臣馬嘎爾尼進貢,由海道至天津赴京等語,并譯出原察呈閱。
11、 前些日子王運派了個使臣來探我,說是過去受韃子逼迫,無奈與大宋為敵,現(xiàn)今翻然悔悟要誠心做大宋屬國。
12、 長子譚漢昌、次子譚漢禮,皆為蘇州府從八品緝捕使臣,統(tǒng)率軍巡火警、緝拿押解盜賊,總是奮勇直前,恪盡職守。
13、 是時,張燈結(jié)彩,鼓樂升平,馬嘎爾尼一行與緬甸使臣、蒙古王公和文武百官,紛紛行三跪九叩大禮,恭賀皇帝萬壽無疆。
14、 此后朝鮮王朝便派使臣繼續(xù)向中國納貢稱臣。
15、 使臣們均看到彼此眼中的震驚,他們?nèi)f萬沒有想到,初露鋒芒,鞭笞天下的大秦君侯,才露猙獰,便夭折了。
16、 馮定經(jīng)使臣推問,無入己贓私,所告罰錢,又皆公用。
17、 適時,又發(fā)現(xiàn)元朝派遣使臣至滁州,勸說郭子興投降,郭子興大驚失色,嚴(yán)責(zé)朱元璋失計。
18、 即使他們本尊未到,龐大的使臣隊伍勢必也要在寺院內(nèi)盤桓數(shù)日之久。
19、 由使臣兼管學(xué)政,選補博士弟子員錄送科場,官給資斧,愿就藝學(xué)科者聽之,果于中西各學(xué)總貫淹通,使臣保送到京,破格擢用,則山陬海澨無棄才矣。
20、 這是看王室衰微,想給自己這個“王室中人,天子使臣”。
21、 畏兀兒部酋亦都護,遂收集金珠緞匹,差使臣阿惕乞刺黑等隨來謁見,且向成吉思汗道:“咱們聽得皇帝的聲名,如云凈見日,冰消見水一般,好生喜歡了。
22、 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膽乎?得天下英才五千,與榷所長,有一居先,臣當(dāng)伏死都市。
23、 有一天,劉據(jù)派使臣去甘泉宮,也就是鉤弋夫人住的地方請示,結(jié)果使者不懂規(guī)矩,開到了皇帝專門車道:馳道上。
24、 絲綢之路上的商旅和信仰各異的傳教士曾經(jīng)來來往往于此地,蒙古、薩菲、大不列顛、俄羅斯各大帝國的使臣們經(jīng)過此地,留下了血跡斑斑的足跡。
25、 乾隆繼承了祖父康熙風(fēng)流瀟灑的基因,曾六下江南,被一位外國使臣戲稱為出入無常的“馬上朝廷”,并留下了數(shù)不盡的風(fēng)流韻事。
26、 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領(lǐng)中書監(jiān)及北侯臣荀勖、中書令關(guān)內(nèi)侯臣和嶠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諸葛亮故事。
27、 隨之響炮之聲,鼓樂齊鳴,儀程一畢,主考官當(dāng)眾開拆御封試題,展開一看,遂發(fā)言道:“第一道為筆答題,各邦國使臣各自可以漢文字或本邦國文字書寫完畢上交。
28、 西漢末年,信奉佛教的大月氏使臣來到長安,一個叫景廬的讀書人接受了他的口傳佛經(jīng),佛教開始傳入中國。
29、 至于以后漢朝使臣再前往西域,都必須帶足絲綢,當(dāng)作旅費,因為西域人都認(rèn)絲綢,“非出幣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騎用”。
30、 那阿珠見了,還不死心,以為李庭芝是因為前回射死一個使臣,懼罪不敢投降,所以此番率性一不做二不休,殺個痛快。
31、 一、通知周國使臣,長公主偶然貴恙,不易行走奔波,需要在這里休息一段時間,具體行程再行安排。
32、 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
33、 百官群僚、番國使臣朝賀天后于肅天門,山呼千歲,內(nèi)外命婦人謁。
34、 幾個人分作幾伙,互不相屬,到了蹛林大會,遇上匈奴太子烏丹侮辱漢朝使臣,眾人是各行其是,把匈奴單于的蹛林大會攪了。
35、 如果他堅持脫帽鞠躬,就要婉言相勸,告訴他其它來北京進貢的國家,無論是使臣還是國王,都要對皇帝三跪九叩。
36、 文成公主去世后,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并和松贊干布合葬于雅隆瓊結(jié)王墓中,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
37、 乞以身塞責(zé),愿陛下匄亡兄弟死命,使臣一門頗有遺類,以崇陛下寬饒之惠。
38、 一個少年將軍,英姿勃勃,懸劍束冠而入,冷眼朝那使臣瞪去,一邊邁步入內(nèi)。
39、 遭遇侯景之亂,百濟使臣“哭于闕下”石闕見證了輝煌,卻也見證了侯景之亂,和建康城一道親歷了火攻水淹等諸多毀滅性的災(zāi)難。
40、 以上記載為朝鮮使臣親見親述。
41、 元軍第一次東征日本失利之后,來年,忽必烈仍然派遣使臣出使日本,對日本進行威脅。
42、 于闐王見其歸心如箭,也不再苦留,于是命侍衛(wèi)二百人、使臣十余人,攜帶貢品寶物,隨鄒庭家人回朝,并親率眾臣相送二百余里。
43、 你瞞天瞞地,瞞了吐谷渾的人還順便把我們一波同來的使臣也給瞞了,而且一瞞就是幾個月,你可真能瞞啊。
44、 使臣與他爭辯,他卻惱羞變怒,殺死來使,因此構(gòu)怨開釁。
45、 來人說完,將一封信交給赤市,赤市打開一看是一封邀請函,原來衛(wèi)國的上大夫南文子得知吳國使臣赤市路過衛(wèi)國便邀請他晚上前往南府赴宴。
46、 忽都思得到消息,明白這正是決戰(zhàn)的天賜良機,于是立刻將蒙古使臣斬首示眾,然后征發(fā)舉國之兵,準(zhǔn)備前往敘利亞同怯的不花決一死戰(zhàn)。
47、 等到李世民來到平壤城,這些使臣更是天天求見,可是李世民心頭不爽那百濟開戰(zhàn)之時的首施兩端,一直不讓百濟使團覲見,這可把百濟使團急壞了。
48、 除了先償兵費并朝鮮自主外,若無商讓土地,及畫押全權(quán),使臣可以不勞枉駕。
49、 因為就在當(dāng)天夜里,董超找到了京畿緝捕使臣張振,表示要告老還家,頤養(yǎng)天年。
50、 不意使臣之言過于拘迂,即遣回國;復(fù)聞仍命元年所遣之使來。
相關(guān)造句
有錢使得鬼推磨造句使絆子造句主憂臣辱造句貴極人臣造句逆臣賊子造句忠臣烈士造句炙冰使燥造句謀臣武將造句謀臣如雨造句矜才使氣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