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弊造句
1、那篇小品文切中時弊。
2、他的觀點很正確,切中時弊,一針見血。
3、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切中時弊,一定又是小王的杰作。
4、王剛的文章大膽針對時弊,振聾發聵,受到人們的好評。
5、這些切中時弊而痛快淋漓的論斷,在朝野中,京師內外不脛而走。
6、王剛的文章大膽針砭時弊,振聾發聵,受到人們的好評。
7、他的文章切中時弊,很有價值,應當盡快發表。
8、借古諷今,針砭時弊,是雜文的主要內容。
9、像這種括囊守祿、明哲保身的官員,又怎能匡救時弊,有所作為呢?
10、借古諷今,針砭時弊,是雜文的主要特點。
11、他的觀點很正確,一針見血,切中時弊。
12、他成了一個摒棄一切幻想,嚴厲抨擊時弊的批評家.
13、王介甫文筆一流,洋洋洋灑灑揭露了當下的時弊和解決社會矛盾的種種良策,讓趙楨眼前一亮,特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這樣的詞匯,更是敲動了趙楨的心門。夜狼嘯西風
14、我肯定那店老板給我稱土豆時弊扣了分量.
15、不論歲月如何變遷,這些意義非凡、直刺時弊的準則將延續千秋萬代.
16、生活于清初的葉燮對這一流行觀念以及與此相關的造園時弊,進行了理性地批判.
17、他開始更加自覺的將文字視作針砭時弊的武器。
18、作為一名當代作家,他將主要精力放在針砭時弊上.
19、關于針砭時弊的內容都是在愛國的框架內寫出的。
20、卓別林因演出針砭時弊的電影而成為聯邦調查局的調查對象。
21、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于是說部中始有足稱諷刺之書。
22、指教談不上,方才師弟一篇賦文針砭時弊,嘉佩服。
23、里面融入了針砭時弊的冷笑話,使書與時代精神俱進。
24、面對清朝末年日益嚴峻的邊境危機,宋教仁積極著書立說、針砭時弊,圍繞邊界問題的來龍去脈,從全球視角和學術層面闡發了一系列觀點獨到的言論。
25、由于盛行"文字獄",清時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諷今的手法來針砭時弊。
26、生就一雙慧眼,捕捉民生焦點。練就一支神筆,字字切中時弊。熱血熱心熱情,寫盡民間疾苦。公開公正公平,客觀不畏強權。祝記者節快樂,全民做你堅強后盾。
27、其中一位博客就是27歲的韓寒,他高中輟學,擁有數百萬的忠實讀者,他針砭時弊的言論給他招致不少爭議。
28、王勃的大多數作品表達了他的情感以及只想,還有一些是針砭時弊的.
29、吾來年欲懲末俗之卑污,引接學者,多就高明一路,以救時弊。
30、韓寒,小生一個,文章藻飾太多,不夠干練,但敢于說話,針砭時弊,很有社會責任感,文章寫得像炒豆子,乒乓乒乓一陣大罵,罵了之后一揩嘴,瀟灑走一回。
31、別人的新聞稿務求客觀真實能針砭時弊,他的新聞稿只能主人翁主旋律給當局特別是司法系統歌功頌德,誰叫自己搞的內刊是人家“養在深閨”。
32、國外選篇統統針砭時弊國內選段全是歌舞升平。
33、我們不僅要關注底層,針砭時弊,還要為這座城市的發展鼓與呼。
34、當然,結果是白居易的這些指陳時弊,鞭撻社會黑暗的諫章和諷喻詩,不僅觸忤了權倖,同時也引起了最高統治者唐憲宗的不快。
35、字,平時最好針砭時弊,藏否人物,因此朋輩中人皆戲呼他“五口先生”。
36、小友過謙了!剛才聞小友之言,可謂是針砭時弊,字字珠璣!寥寥數語,就將天下局勢分析得如此通透,本輔真是自愧不如啊!
37、言論犀利,見解深刻,又切中時弊,得到許多閱卷大臣贊嘆。
38、隋戈也知道藍蘭的東江視點欄目針砭時弊,的確是處于風口浪尖之上,很容易得罪一下*貴,欄目能夠繼續辦下去,這個臺長大概也承受了不少壓力。
39、由于他敢作敢當,針砭時弊,受到當權者的猜忌。
40、文藝工作者直面現實、針砭時弊、抑惡揚善、扶正壓邪不僅是題中應有之義,而且是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41、我有幸常被他們“接見”,恭聽他們往往是切中時弊的雋言妙語。
42、的田園風光;既大膽針砭時弊,又熱情謳歌錦繡河山。
43、其實,胸懷社稷,心系蒼生,指陳得失,痛砭時弊,不與世浮沉,不同流合污,做社會航船的。
44、顧憲成痛恨朝廷昏暗腐敗,在講學之時不免要議論朝政、針砭時弊,批評一些當權的重臣。
45、劉?之言,語語切中時弊,極負見地。
46、三人從此更是投緣,一路上談古論今針砭時弊,倒也絲毫不覺得旅途寂寞。
47、成群結伴游蕩在大街上,或是針砭時弊,或是詩詞應和,高談闊論之際,很是有一番書生氣度。
48、這些要求可謂切中時弊,記者在基層采訪時了解到,官場接待應酬之風不僅影響了工作,不少官員也深以為苦。
49、之后不膽怯,還從容應對,仍繼續針砭時弊,就更了不起了。
50、藍蘭的話,果然是針砭時弊,一語中的。
相關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