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徭薄賦造句
1、 因風傳滿清輕徭薄賦,漢人反而對于滿清則翹首以望,只要這傳聞屬實,漢民并不介意胡人帝于中華。
2、 他在任內整頓吏治,輕徭薄賦,捐俸修建文廟,倡設社學,革除陋規,破除異端邪說,遇上抗洪搶險,還親自背著沙包沖上一線,贏得了*彎人民的敬重。
3、 漢文帝自奉儉約,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卻輕徭薄賦,這是真儉約。
4、 唐代租庸調制,大體比漢代定額更輕,說得上是一種輕徭薄賦的制度。
5、 是以輕徭薄賦,不奪農時,寧積于人,無藏于府。
6、 我但劃江而守,輕徭薄賦,以寬民力,四方孰不斂衽來朝?那時我等再揮師北上,然則十年之間,終當混一矣(造 句網)。
7、 同時,政府輕徭薄賦,勸課農桑,鼓勵商業。
8、 漢初,高祖納以休養生息之策,獎農抑商,輕徭薄賦,而重于文治。
9、 高祖悲百姓遭戰國百王之苦,暴秦蹂躪之慘,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孝惠,孝文繼統,不改高祖之政,至今四十余載,天下富足,百姓殷實。
10、 然后選賢任能,輕徭薄賦,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11、 九月,頒均田令,清丈田畝,勸課農桑,輕徭薄賦。
12、 自從曹操入主青州后,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嚴禁地方豪情圈占民田。
13、 他入川后,很快便平定了南北番人的騷亂,并倡導禮教,輕徭薄賦,禮賢下士,廣羅人才。
14、 高祖從布衣而得國,確有過人處,性明達,圣明過人,我朝承秦末戰亂之苦,高祖審時度勢,廢除秦之苛法暴政,輕徭薄賦,舉賢任能,天下得安。
15、 楊景宇稱,過去亂世用“重典”,而盛世則是“政簡刑清、輕徭薄賦”,所以“兩高”報告提出“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是跟盛世的特征相符的。
16、 我們概括上述漢代的經濟政策,對工商業是近于主張如近人所謂的節制資本的一面,而在對農民田租方面,則也已做到了輕徭薄賦,但并未能平均地權。
相關造句
居重馭輕造句輕若鴻毛造句厚往薄來造句輕騎簡從造句輕財好義造句輕車減從造句輕財敬士造句輕攏慢捻造句寡情薄意造句輕財重義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