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造句
1、天人意識其實是群體意識。天人未分、天人合一,其實是人我合一,人和人沒有分開。一旦人和人分開,每個人的精神各不相同,那么天與人也就分開了。
2、中醫(yī)講究天人合一,治療疾病要因時制宜,可見天氣對人體是有影響的。
3、畫家把人物和景色水**融的結合為一,充分顯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精神。
4、受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人生哲學的影響,崇尚自然、師法自然成為江南古典園林藝術遵循的一條不可動搖的原則。
5、合理利用資源,形成良性循環(huán);嚴格控制排放,達成天人合一圓滿;節(jié)能就是增收,節(jié)約支持發(fā)展。亞洲熄燈日,熄燈一小時,環(huán)保一大步,自我做起,心動行動吧。
6、清風玉露端午近,天人合一戀春音,三五成群登高望,山外有山云外云,浴蘭令香龍舟追,千杯美酒賀夏新,閑情逸致化詞韻,遙寄遠方心上人。祝你端午更開心!
7、關愛人生,珍惜生命,中庸思想,和諧意識以及天人合一等等,至今依然是世界文化遺產之精華。
8、“天人合一”說是中醫(yī)理論中的重要思想,是古代樸素唯物論和辨證法的自然觀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和發(fā)揮。
9、"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經(jīng)過了把人與自然區(qū)別開這個認識階段后,進一步認識到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是比把人與自然分開的觀點更高一級的觀點。何家棟
10、其中,“天人合一”觀和“人格超升”論就是最基本的人生境界理論形態(tài),二者之間又有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
11、論述了永樂宮壁畫獨特的藝術風格,“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體現(xiàn),以及永樂宮壁畫在人物形象、線條表現(xiàn)、色彩運用方面的藝術成就。
12、“天人合一”,是儒家的理念,要符合上天及自然規(guī)律做人,內圣外王,把天人合一的真諦說到一塌糊涂,一個“王”字,盡顯儒家被后人任意把玩之弊;太極,來自。林夕
13、天人合一,難道生活在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才是最好?
14、西漢災異奏疏是以當時天人合一的哲學為思想基礎的,它的興盛同西漢中晚期的國事日非,社會混亂有密切關系。
15、從“天人合一”、“體用一源”到“智的直覺”,是儒家思想能與時俱進而脫胎換骨的生機所在,也是貫穿儒家文藝美學發(fā)展的內在理路和思維方式。
16、儒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從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和諧之境域,即真善美合一圓成之境。
17、我追隨太陽的腳步來到鄉(xiāng)野間。孩子們正追逐玩鬧,那自在的瀟灑那無憂的神色,讓我回想起童年時我們的模樣……那綠茸茸的麥田那湉湉的流水那幽微的花香那安謐的山村還有那山間幽雅的情調湛藍無瑕的天空……讓我癡迷,使我沉醉!那“天人合一”的感覺隨瞬間綻放的蒲公英,飄向了無邊的遠方……
18、西方采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與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19、西方采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學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20、我很幸運得到了這份恩賜,我也樂意將它們回報給世界:通過我的音樂和舞蹈感受那份天人合一的喜悅之情。
21、西方采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22、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是一個多么值得珍視和充滿期待的寶藏。因為,不斷明白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不斷敞開、不斷廣闊,不斷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過程,只有真正“明白”了,才能體味到那種民胞物與的博大情懷,不斷趨近那個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23、家們的創(chuàng)作才能在信仰的世界里,得到充分地發(fā)揮,他們把人間榮華富貴搬上墻壁,又把天國的富麗堂皇展示人間,天上人間,人間天上,真是天人合一的時代,充分顯示了的半神文化。
24、抬頭看看臭氧層已變的稀薄,地球溫度升高,生態(tài)系統(tǒng)遭破壞。天人合一的那幅美麗的畫,一天天遠離我們的生活。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減少氟利昂排放,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25、為此,一些西方學者把視野轉向東方,對古代中國哲學的天人合一觀表示出濃厚興趣,我國的一些學者也把天人合一觀作為生態(tài)倫理學的前瞻而推崇備至。
26、可以說,莊子在本然世界的天人之際視域里以審美的自然維度體現(xiàn)了更高的天人合一。
27、提倡禮樂復興,以敬天愛地之心仰接仁、孝、禮三滴甘露,達到天人合一境界。
28、早在公元前2500,中國人就開始了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動,逐漸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29、羅光主教認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都沉溶在好生之德,顯露天人合一的生命。
30、通過“宏遠”與“微遠”的融合,譚天將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用一種新的視覺形象呈現(xiàn)出來,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
31、魏晉、隋唐近八百年間,玄學、佛學思潮占據(jù)主流,儒家的天人合一之學旁落.
32、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中國人就開始了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動,逐漸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33、人一定要天人合一,與時偕行,與時俱進。翟鴻燊
34、雖然三家思想的共同點是以天人合一作為最高的境界,但三者之間并非毫無區(qū)別。
35、若借佛語,可稱之為“妙勝義”、“三昧”、“究竟”、“無上上等慧”,是天人合一的一種高級精神境界。
36、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飲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與詩情道心并無分別,境界高的人才能泡出天人合一的滋味。林清玄
37、審美意識指向的審美原則是:天人合一、人為中心原則,和諧原則,生態(tài)中心轉向,“庖丁解牛”的高遠藝術境界.
38、中國人曾經(jīng)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適可而止。所以,在中國,談到信仰,與宗教有關,更與宗教無關。那是中國人才會明白的一種執(zhí)著,但可能,我們這代人終于不再明白。白巖松
39、我國古城的興起原因多種多樣,有因商埠而興、有因衙府而建、有因防御而設,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體現(xiàn)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40、聽見一陣陣的雷聲,韓山感覺到體內有一股真氣正蠢蠢欲動,甚至想要天人合一,和空中的雷霆相互融合,激蕩在太空之中,迅雷烈風,莫不收發(fā)由心。
41、慧海拾貝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天人合一”。
42、尋就是追求尋找墓的所在地,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適宜于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的真諦所在。
43、作為一種文化原型說,“三才”觀念早就融合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貫穿于人倫日用之中,培育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識和生命精神。
44、其書法藝術,不為時風所囿,不為賽事所動,始終咬定經(jīng)典,立根傳統(tǒng),海納百川,神游八極,遂行止有度,心手相應,振筆直書,漸入“天人合一”之境也。
45、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筑適宜于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46、古有賢者,大隱于喧囂塵世,施主只要清心少欲,也未嘗不能像古人那樣在奔忙中,體悟自然之道,天人合一之境。
47、真正的高手對于身周的變化均能觀察入微,這一絲波動就容易被抓住而暴露形蹤,當日衛(wèi)與塵心對決,衛(wèi)在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下極容易就發(fā)現(xiàn)塵心的所在也正是因為如此。
48、“媾合”其實極雅,比如,天人合一就叫“媾合”:和諧地達到天衣無縫、一陰一陽互補結合,是之謂也。
49、道法,九道九劫,九九歸一,天人合一。
50、此刻的景逸做出一個天人合一的姿勢,雙手張開,一手托天,一手按地,上古的天機練氣圖徹底被他理解。
相關造句
人情洶洶造句色膽如天造句同心一意造句天地長久造句酒不醉人人自醉造句一家之長造句一天星斗造句一十八層地獄造句一臥不起造句事無不可對人言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