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造句
1、康有為:“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
2、在嚴復以前,康有為雖沒有直接論述西方自由放任的經濟思想,但在官辦、民辦企業方面有類似的論述。
3、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主張革故鼎新。
4、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主張鋼筋鐵骨。
5、因此,康有為的社會進化思想不是導源于西方進化論,而是來自儒家今文經學。
6、圍繞康有為1923年來陜時,為陜西省圖書館題寫的“蘭臺石渠”匾,記述了有關蘭臺、石渠的典故雅傳。
7、帖學觀是碑學大師康有為書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8、康有為接受今文經學是其早期文化思想內容的內在邏輯要求,同時也因為他看到了今文經學講微言大義的妙用。
9、康有為曾慨嘆“天開圖畫成樂土,人住蓬萊似列仙”。
10、1899年7月20日,康有為在加拿大與潘秀山、陳逢石等在國外已經初具勢力的僑商,創立了保商會,說是保商即保國,保皇亦保國。
11、胡蘭成晚年給朱天文寫信,談到書法:“書法與能樂及劍道等同,必有師承。中國清末以來的大書法家有康有為、李徐、馬一浮、李叔同、吳昌碩、鄭孝胥等幾位,及我的先師周承德先師。”。陸灝
12、順便說一句,1896年1月12日,清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康有為在上海創辦《強學報》,曾經以孔子誕辰紀年。
13、該人最初的考慮是,平安逃脫后,立即來我國漫游,但眼下急進黨失敗者康有為在我國,該人一派與康多少有過反目的歷史,不愿意與康同時旅居我國。
14、而皇太后不以為然,朕屢次幾諫,太后更怒,今朕位且不保,汝康有為、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可妥速密籌,設法相救。
15、康有為等發動公車上書,掀起維新變法的高潮。
16、適逢公車上書,康有為等奏上變法之本,帝覽而喜之,隨召見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派人士。
17、康有為由于之前接觸過一些西方的書籍,如《海國圖志》、《瀛環志略》等,也借助于其故友廖平的經學偽經、孔子改制等思想,自成一家。
18、在改革遲滯不前之際,康有為等人不是冷靜地分析全局,而是把阻力完全歸結為慈禧一人。
19、他常與康有為扶乩問吉兇,乩語中先是顯現出杜甫的詩句“落花時節又逢君”,接著又出現了李白的詩句“江城五月落梅花”。
20、近代維新運動的倡導者康有為認為,只要遠學英美,近學日本,實行變法維新,定能“三年而宏規成,五年而條理備,八年而成效舉,十年而霸圖定矣”。
21、內,如康有為上書光緒,“吾民精華已竭,膏血俱盡,坐而垂斃,弱者轉于溝壑,強者流為盜賊”。
22、據當時兩湖總督張之洞的奏報:康有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擁有至少六十萬洋銀的現金流。
23、康有為走出闈場的時候有些茫然,他甚至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客棧的,他本是廣東南海人,卻千里迢迢跑到京城來參加鄉試,只因對自己的文章極有自信。
24、胡、何認為康有為的熱憤不但無助于變法,還會把對變法的爭論演化為黨禍黨爭,事實證明,二人所言不虛。
25、不圖當日所謂離經畔道之名教罪人康有為,今亦變而與夫未開化時代之人物之思想同一臭味。
26、沒錯,儒家確實一直在變化,漢儒宋儒乃至清儒各不相同,從董仲舒那里就是一變,朱熹王陽明時代又有變化,康有為時代繼續變化。
27、康有為的《書法對聯》運筆在不方不圓之間,筆力渾厚而蒼拙,濃墨渴筆,具有靜穆大氣的陽剛之美。
28、一天,康有為泛湖閑游,忽見一位妙齡女郎在浣紗,疑是西施再世。
29、幾日前,他府上的常客康有為,康大學子,可能是覺得自己寫了那么好的策論都沒中進士,心中有些怨氣;又或者,這位先生是想學學清流泣血上書,針砭時弊。
30、這樣的“托古改制”,比較著名的,遠的有王莽的托古改制,近的則有康有為的托古改制。
31、并始終抱著上醫醫國的宗旨,積極參與康有為公車上書意圖變法,主張救國自強,在當時的瑞安,聚集一批思想進步人士。
32、該劇將起用國家話劇院的重量級演員,其中奚美娟將出演慈禧,周杰飾演光緒,方旭出演康有為,賈一平飾演譚嗣同。
33、光緒帝和康有為談的時間不長,也不能深談,因為隔窗有耳,什么話都會被匯報到頤和園的慈禧太后那里去。
34、初聞其議論的人仿佛覺得謬妄膽大,然實際很切于實情;出生讀書人家的康有為在成童時,便套入理學圈子里去,口口聲聲要做圣人。
35、2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康有為主張學習日本的急切與真誠,真是溢于言表。
36、此外,周杰的光緒、方旭的康有為、賈一平的譚嗣同,吳彼的袁世凱也將串聯起戲的脊骨。
37、歷代的圣賢們,從傳說中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再到孔子、董仲舒、朱熹,最后是康有為,他們對這條道路的開拓和探尋,就構成了“道統”。
38、康有為一開始就篡取公車上書的美名,中學歷史課本說到這一段又犯渾了,馬關條約激起眾怒,是松筠組織官員上書三十一次。
39、光緒帝對此深感不安,密召康有為、譚嗣同等議之,譚嗣同奏道:“圣上可召袁世凱進見,加官優獎之,讓袁世凱親擐甲兵來救駕。
40、當年,御史文悌曾上奏嚴參康有為,說他常常晚上來訪,車中攜有衾枕,行蹤詭密。
41、其間出現了鄧石如、伊秉綬、何紹基、趙之謙、康有為、于右任等大家,這些碑學書家借古開今的創造意識,使近現代書法生機勃勃,異彩紛呈。
42、思想激進,反對西太后垂政,主張變法,力主抗擊外辱,后與康有為等在京組織強學會。
相關造句
耕者有其田造句破愁為笑造句有頭沒腦造句陽春有腳造句有翅難飛造句有錢使得鬼推磨造句談空說有造句沒有說的造句認賊為父造句言之有序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