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蠟造句
1、這篇文章空話連篇,叫人看起來味同嚼蠟。
2、這些八股式的文章,讀起來味如嚼蠟。
3、初時甜甜蜜蜜,久了就味同嚼蠟了!
4、沒了預期未來的感情,談著也似乎味同嚼蠟。
5、他的這篇文章寫得枯燥乏味,讓人讀過之后味同嚼蠟。
6、這篇文章空話連篇,言之無物,讀來味同嚼蠟。
7、本來是一堂非常生動的生物課,讓他講得味同嚼蠟,把同學們聽得懨懨欲睡。
8、不想再食不下咽、食而無味、味同嚼蠟了。
9、食堂的飯菜總是看起來秀色可餐,吃起來卻味同嚼蠟。
10、為毛俺家做的蘑菇都超級難吃,味同嚼蠟。。
11、一些時候這些書看上去很傻,還可能味如嚼蠟,但另一些時候一個句子或是幾個句子會另人眼前一亮。
12、和味同嚼蠟的方塊大相徑庭,菜單中精選的食品包括宇航員最喜歡的蝦仁蘸醬.
13、由于他反復使用這些陳腐的題材,所以他的文章味同嚼蠟.
14、布魯克小姐明白,他的話一出口,就變得味同嚼蠟了.
15、他那激昂的吉他演奏與其味同嚼蠟的歌唱之間的反差。
16、天哪,他從前那些消遣和友誼,現(xiàn)在看來,真是味同嚼蠟,毫不足道!
17、一個主要原因是這個過程味如嚼蠟。
18、實驗室里的工作味同嚼蠟翻來復去.
19、味同嚼蠟的吃著盤子里的食物,冷不丁眼前有人遞過一張紙巾。
20、實質上,壽包的味道,說是味同嚼蠟,都是輕的,還抬舉它了。
21、陸子龍一口一口的吃著飯,面無表情,味同嚼蠟。
22、同住蓮花證四禪,空然一笑是橫闐。惟紅法雨偶生色,被黑罡風吹墮天。大患有身無相定,小言破道遣愁篇。年來嚼蠟成滋味,闌入楞嚴十種仙。
23、幸福是最珍貴的葡萄美酒,但對低級趣味的人來說,就味同嚼蠟了。史密斯
24、愛情如幻燈,遠望時光華燦爛,使人沉醉,使入迷戀。一旦著迷,便覺味同嚼蠟。
25、論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愛,而最難。何以故?平淡去膚淺無味只有毫厘之差。作家若元氣不足,素養(yǎng)學問思想不足以充實之,則味同嚼蠟。故鮮魚腐魚皆可紅燒,而獨鮮魚可以清蒸,否則入口本味之甘惡立見。林語堂
26、我明白那很方便,我明白那很健康,我明白你認為自來水味如嚼蠟。
27、“所以當吃飯時間到時,”他說,“不加糖的拌面醬吃起來味同嚼蠟。
28、這項結果解釋了為什么即使飛機上的食物色、香俱全,我們也始終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味,覺得飛機餐“味如嚼蠟”。
29、但是,這種最具情人節(jié)象征意義的糖果卻離巧克力越來越遠,這些小小的心形糖果既矯情又味如嚼蠟,上面印著“你是我的”“吻我”“給我打電話”。
30、這項研究結果解釋了為什么即使飛機上的食物色、香俱全,我們也始終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味,覺得飛機餐“味如嚼蠟”。
31、雖早有心理準備,可被蕭不守這么直白的說出來,唐易還是沮喪無比,郁悶的坐在桌子前,有一搭沒一搭的吃著早餐,味同嚼蠟。
32、然而,越到后來,體例越僵化,文字離口語越遠,更由于才力不及,文章無色,許許多多的史書,被指為“斷爛朝報”,讀之味同嚼蠟。
33、我剛剛吃了一個,雖然味同嚼蠟,但能夠短時間補充人的體力。
34、咀嚼了幾下,也沒什么味道,味同嚼蠟,但一口咽下去之后,才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傳了上來,“感覺不錯!”。
35、春天山頂寒氣未消,一不注意就容易感染上風寒,感染風寒的人吃飯時味同嚼蠟,所以便沒有吃晚飯和宵夜……
36、將其中一片小心地收入刺青空間中,另一片塞進了自己的嘴巴,慢慢的咀嚼著,味同嚼蠟。
37、讀者眾,收益豐,文染功利,皆繁繁冗冗,情節(jié)拖沓,或缺情感,字不達意,吾輩讀之味同嚼蠟,恍恍乎氣不可順,予謂之雞肋也。
38、原本連日大戰(zhàn)已經多日未聞肉腥,可現(xiàn)在面對滿桌子的酒肉佳肴,卻是味同嚼蠟,只希望早些結束,好將這個誤會澄清解釋開來。
39、同一桌吃飯,一個甘之如飴,風卷殘云,一個味同嚼蠟,細嚼慢咽。
40、我在家安心的養(yǎng)病,以往美味的零食現(xiàn)在也味同嚼蠟,以往好看的動漫,現(xiàn)在也那么普通尋常。
41、中午的時候,蕓機才離開了‘溫夫人’的住處回到醫(yī)館吃飯,雖然面前是陌溪做的珍饈美食,蕓機吃起來也有些味同嚼蠟的感覺。
42、嚴琇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嚴府的,也不知道一頓晚膳怎么吃得味同嚼蠟。
43、不過,魚翅撈飯吃在此時的梁韋國嘴中,卻是味同嚼蠟,‘儒商’出貨順暢,意味著‘煙雨’那邊一定遇到了麻煩。
44、佛經雖然依舊枯澀難懂,但是卻不如之前味同嚼蠟一般。
45、第四卷就是在這種情形下展開的,褪去了熱情的文字寫出來味同嚼蠟。
46、這種形同流水賬一樣味同嚼蠟的文字,日前出現(xiàn)在某本地公共論壇上。
47、文章味同嚼蠟,才氣不生,則意味著無法做到天地文星震動,視為落榜。
48、這些沒有油水的飯菜,李民浩味同嚼蠟,一點點咽下肚子。
49、果林中楊梅樹的品種不止一種,有味同嚼蠟的小顆粒石楊梅,有像玉石一樣瓏玲剔透的白楊梅,有顏色鮮艷潤澤的紅楊梅,還有通體發(fā)亮的烏楊梅。
50、是呀,對一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評價全都披上意識形態(tài)的外衣,都是固定的一套,讓學生去硬背,把本來很有趣的歷史變得味同嚼蠟。
相關造句
屠門大嚼造句銀樣蠟槍頭造句嚼舌頭造句貪多嚼不爛造句咬釘嚼鐵造句裂眥嚼齒造句白費蠟造句耐人咀嚼造句過屠門而大嚼造句吹燈拔蠟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