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燹造句
1、 說者謂當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蕩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
2、 然幾經兵燹,樹木古跡幾乎毀壞殆盡。
3、 雖有兩宋間的兵燹,但從南宋孝宗朝開始,江漢平原繼續開發的進程.
4、 永清觀歷經200余年,兵燹災害,風雨剝蝕,殿宇瀕臨傾頹.
5、 另一方面,更多的普通民眾,為了躲避戰亂,免受兵燹之苦,在地方士紳的帶領下,紛紛組織團練,以此保衛桑梓。
6、 后有兵燹,這里的演武廳、將臺、馬道悉數被破壞,周圍也變成了亂墳之地,頹垣敗壁,片瓦無存,視若荒原,偶爾的士兵操練聲會傳達到數里之外。
7、 自古以來,火災兵燹,鼠嚙蠹蝕、高溫潮濕等因素一直威脅著書籍的安全。
8、 頗為遺憾的是,晚清以降這里屢遭兵燹,導致市廛盛況一落千丈,靈秀景觀面目俱非。
9、 神廟建筑歷經滄桑,屢遭兵燹,現在只能從6根女像柱和伊奧尼亞式的帶渦卷形裝飾的圓柱,依稀想象當年以繁雕縟飾而聞名于世的規模。
10、 “恭王對以兵燹之后,瘡痍未復,視乾隆時之民康物阜,不啻天淵之別。
11、 璐簡王陵及其古建筑群已有400余年的歷史,雖然數次毀于兵燹,但至今仍然保存有大量完整的建筑物。
12、 清初流民潮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即地主階級兼并土地、災荒饑饉與兵燹。
13、 傳聞廣濟寺設局駐員,發給憑照川資,因歷年久遠,槐樹無存,寺亦毀于兵燹。
14、 一粟庵,在蜀岡司徒廟山麓,本高郵龍珠寺下院,庵后有平陽法嗣森鑒上人骨塔,兵燹后庵圮,僅余門,石碑亦無存。
15、 張角創立太平道蠱惑人心,禍亂朝綱是‘表’;而百姓貧苦,民不聊生則是‘里’,一旦表里相合則八方動蕩,兵燹連天。
相關造句
胸中百萬兵造句足食足兵造句兵無常勢造句兵聞拙速造句兵無斗志造句十八般兵器造句韓信將兵造句千兵萬馬造句百萬雄兵造句寓兵于農造句
推薦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