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造句
1、民心是桿秤,稱得官德和政績;眾口皆是碑,書就美名與丑行。
2、官品源于人品,政績來自政德。
3、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
4、不被花言巧語遮住眼,不被虛假政績迷住心。
5、政績何須夸,評分有萬家。民心公平秤,厘毫也不差。
6、要了解政府的政績只需要觀察民情。朱尼厄斯
7、昧心的錢財不要貪,路邊的野花不要沾,虛假的政績不要攀,沽釣的名譽不要鉆。
8、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平安是福,有點政績則萬事大吉。
9、這位縣長的優良政績,縣民們有目共睹。
10、他的政績,有口皆碑,誰也抹殺不了。
11、他政績突出,清廉公正,離任時,當地百姓截鐙留鞭,依依不舍。
12、剩下一班市儈流氓,他們政見上朝秦暮楚,政績上行險僥幸。
13、當然,如果有其它行業更符合政績的“短平快”自利要求,也許地方官員在具體產業選擇上會有變化。
14、從“績”與“效”的角度構建績效比對法,解析財政績效指標的構建路徑和數量方法。
15、此外,鄉鎮財政的困境與鄉鎮企業的盲目發展、形象、政績工程的橫行其道以及財政浮夸風所帶來的影響也不無相關。
16、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政法工作的各個方面,創造出符合黨和人民要求、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符合政法工作發展規律的政績。
17、這年頭,簡直沒有天理:學生要考成績,工人要考業績,領導要考政績,愚人節快快來臨,又要考腦筋,神經繃緊,讓高智商占領高地!
18、改革開放以來巨額外資的流入確實對我國經濟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我國經濟的快速做出了重要貢獻,并且在世界上因為外資引人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的例子不勝枚舉,因此我國在過去幾年引進外資方面確實有點過急了,步子過大了,特別象有些地方把引進外資的多少作為領導者政績的主要表現,而無視引進外資的質量。
19、一些企業領導者為了完成行業主管部門下達的扭虧任務,或為了顯示政績,為今后自己的仕途鋪平道路,不是想方設法提高經濟效益,而是挖空心思采取鎊種手段造假,做表面文章,玩數字游戲,往自己臉上貼金。
20、史書沒有記錄下她的片言只字,也沒有告訴我們她曾有過什么偉大的政績。
21、什么叫得民心?不需要電視上那種恢宏排場,不需要廟堂上地阿諛奉承,有的僅僅是最普通最誠摯的問候和感謝。什么叫政績?不是在政界的風生水起,不是讓同僚眼紅的平步青云,僅僅是老百姓打心底的尊重。烽火戲諸侯
22、不過,直到2002年,***的前任才批準了這項工程,工程預算約5000億元人民幣,將此視為自己最后的政績之一,從而為工程的上馬鋪平了道路。
23、以“新工房”來稱呼水泥預制件制造的單元房,是上海獨有的。大約來源于早期專為工人建造的簡陋住房。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為身居滾地龍的工人蓋起了大片的工房,是顯著的政績之一,著名的有蕃瓜弄、曹陽新村,少先隊員經常在工地上度過隊日。王安憶
24、
25、
26、結束語強調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27、科學的考核領導干部政績是合理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因此,黨和政府一直對干部考核十分重視。
28、這比起現今習慣于庸政擾民,大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甚至虛假政績的某些地方官員實在有霄壤之別。
29、他一生忠清亮直,為政清廉,舉賢薦能,剛直不阿,政績卓著,有“半副鑾駕”之譽。
30、唐宰相盧懷慎,為官清廉出名,政績卻平平,因有“伴食宰相”綽號。
31、這地方就是營南開發區,下面的廠子就是前兩年在長江中下游取締的泡花堿場,營南窮,政府領導需要政績,需要稅收自然不會管這些廠子污染有多大!
32、“千分制”工分考核制度著重考核能否使社會經濟協調發展,能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工作,并在干部政績考核中,有的放矢,大膽創新。
33、殿下,您這話可就是不知世務了,這天下的地方官那個不是得過且過,就算是有個什么土匪,也是欺上瞞下,生怕影響了自己的政績!
34、圍繞“突出科學發展導向”這個核心,《政績考核辦法》有破有立,既不簡單以gdp論英雄,又強化約束性指標考核。
35、高令印教授也認為,從朱熹在同安的一些政績,以及尋山問水過程中留下的遺跡字刻,可以看到朱熹思想從佛老向儒學轉變的印記。
36、因為任何一個企業招商來,就會成為這個城市宣傳的亮點,也就是變成了*記、市長的政績,變成了加官進爵的貼身金符。
37、不過,鑒于陶若香現在還沒有破案的政績,資歷也還不夠,因此暫時沒辦法給她一官半職的。
38、如果要說,他有政績,那就是他戰沙災,帶領群眾植下的滿島木麻黃,擺脫貧困。
39、在諸多媒體的報道稱,很多省市、單位、企業,把院士當做金字招牌來裝潢門面,院士榮譽被當成一種“政績資本”,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名人效應”。
40、如果讓受訪者聽一下彭博的簡歷,了解他是白手成家的成功商界人士,主持紐約市政頗有政績,考慮支持他入主白宮的選民則激增到61%。
41、諸如此類的行政指標主義,其出發點往往有二,一是打造政績工程的需要,通過鐵腕手段,取得看得見的政績,從而以為干祿之資。
42、《潘》劇描寫了晉代天下第一,名貫千古的美男子潘安,不僅美艷驚芳,且文才蓋世,政績不凡,但他的命運卻是悲慘的.
43、八年后,時間來到了光和四年,劉虞因為政績出眾,已經升遷為九原郡太守了。
44、要多辦利民之事,牢記南京的發展重于個人升遷榮辱,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多做發展見實效、百姓得實惠的好事,創造群眾認可的政績。
45、可是,他們的文章可以使做官的政績突出,使經商的迅速致富,使從藝的遠近出名,可以吃香的喝辣的,頗受人們歡迎和尊敬。
46、民意滔滔,這樣的市委*記不為民作主,不保護地方利益,只為政績,只為商人牟利,非辭職不足以平民憤。
47、有些家庭背景的干部子弟為了鍍金后好快速升遷,拼命做些花里胡哨的官樣文章,以便弄些所謂的“政績”。
48、可是在社論結尾處執筆人完全是胡說八道,混淆視聽,以假亂真,明顯的對人不對事!“借重建古城撈取政績”。
49、愨實有材干,不存華飾,每所蒞官,政績修理。
50、秦士文的一生,主要在邊關度過,政績卓然,官至兵部尚書,協理戎政,授階資政大夫。
相關造句
政簡刑清造句大政方針造句政令不一造句政出多門造句偉績豐功造句政以賄成造句政由己出造句政清人和造句蠹政害民造句人存政舉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