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罰造句
1、生機是拿他人做錯的事來賞罰自己。
2、凡戰勝,則與眾分善。若將復戰則重賞罰。若使不勝,取過在己,復戰則誓己,居前,無復先術,勝否勿反;是謂正則。
3、賞罰信明,施與有節,記人之功,忽于小過。
4、賞罰不可輕行,用人彌須慎擇。
5、行兵之要,務攬英雄之心,嚴賞罰之科,總文武之道,操剛柔之術,說禮樂而敦詩書,先仁義而后智勇。
6、君主如果舍棄法制而以私人的意愿來裁定賞罰的輕重,那么就會造成相同的功勞而受到不同的獎賞,相同的罪過卻受到不同的懲罰,這樣怨恨就由此產生了。
7、公正是賞罰公明者的美德。亞里士多德
8、非明而后可以施賞罰。
9、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知勸。
10、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于法術,托是非于賞罰。
11、他對部下歷來是賞罰分明。
12、賞罰者,不在于必重而在于必行。
13、賞罰分明,市場經濟講誠信假一罰十;寬嚴適度,法制社會護穩定懲教結合。
14、我們學校對人對事賞罰分明,受到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
15、事將為,其賞罰之數必先明之。
16、小信成則大信立,故明主積于信。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
17、寄治亂于法術,托是非干賞罰。
18、張老師是一個賞罰分明的人。
19、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賞罰。
20、用仁義以治天下,公賞罰以定干戈。
21、賞罰明,則將威行;官人得,則士卒服;所任賢,則敵國震。
22、制度名言事將為,其賞罰之數必先明之。
23、名刀是由名匠不斷鍛煉而成的,同樣的,人才的培養,也要經過千錘百煉。注重新進人員的訓練和指導,因為他們的成長會帶動公司的進步。訓練人才應以人性為管教的模式,并確立賞罰分明的制度。
24、示之以進退,故人知禁;誘之以仁義,故人知禮;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勸;決之以賞罰,故人知信。
25、人君之能異于此:故臣以自任為能,君以用人為能;臣以能言為能,君以能聽為能;臣以能行為能,君以能賞罰為能;所能不同,故能君眾材也。
26、用人當宥其錯、懲其惡、嚴其限、密其責,寬以待之、專以責之、節以使之、明以考之、秘以察之、當以賞罰之。
27、任賢使能,而官有材,而賢者歸之矣。故賞在於成民之生,罰在於使人無罪,是以賞罰施民,而天下化矣。
28、興農桑以養其生,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是謂五政。
29、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饑瘳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于身,賦斂如取于己。此愛民之道也。
30、賞罰之制,無踰於民,則人歸親於上矣。
31、新法令賞罰分明規定,官職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為標準。
32、這番話下來,全場所有人都嘴巴大張得厲害,同時也感覺他這賞罰分明的具體實施規則,其實很有效果。
33、我們班長還真不賴,工作認真負責,賞罰分明,在同學們中間還挺有威信的。
34、這件人事案,總經理處理得大公無私,賞罰分明,公司上下無人不服。
35、功過是非賞罰分明,才能服眾。
36、不信回頭看看身邊的人和事,甚至很多時候最簡單的賞罰分明都做不到,你還能指望做事能更上一層樓么?
37、《孫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賞罰分明”,其意不僅是說賞與罰之間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線,更意味著有由才賞,有由才罰的道理。
38、用賞罰分明的獎懲機制保障執行力。
39、康熙是一位賞罰分明的英明皇帝。
40、只有賞罰分明,才能體現公平。
41、如此賞罰分明,良性循環,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就會逐漸建立起來。
42、老板是個賞罰分明的人,從不偏私任何人。
43、良好教育理念就是懂得賞罰分明,是為了爭取有限的升學名額,讓一部分學生成為另一部分學生的陪讀者。
44、對子女要賞罰分明。批評只是一種教育手段。其目的是通過懲罰性的措施。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避免下次再犯。
45、咱們的干部工作就應該賞罰分明,張揚有了工作成績應該給予獎勵。
46、公司的領導賞罰不明,引起職工們的強烈不滿。
47、有些媽媽,孩子犯了錯不管,干了好事也不表揚,最后讓孩子一無事成,只能回家靠媽媽養活。而我的媽媽恰恰相反,她的特點就是賞罰分明。
48、或者再設想這樣一個世界,在那里,個人的報仇雪恨、賞罰得失以及結清。
49、"偶像激勵"在教育策略上屬于"制約學習"的類型,不僅有目標還要賞罰分明。
50、羅士信作戰勇猛賞罰分明,治軍極嚴。
相關造句
龔行天罰造句賞功罰罪造句論功受賞造句論功封賞造句賞善罰惡造句擊節稱賞造句賞罰嚴明造句不賞之功造句擊節嘆賞造句犒賞三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