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造句
1、 眼界要闊,遍歷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讀五經諸史。
2、 天地之為萬物郭,五經之為眾說郛。
3、 一心讀遍圣賢書,三心二意無益處,四書五經勵我志;五洲四海任我游,三堂二課皆用功,一生前程始于此。
4、 夫文章者,原出五經:詔命策檄,生于書者也;序述論議,生于易者也;歌詠賦頌,生于詩者也;祭祀哀誄,生于禮者也;書奏箴銘,生于春秋者也。
5、 魯叟讀五經,白發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6、 當年我讀四書五經,都是要背的。小朋友們要放學了,心里高興,一邊嘴里唱著一邊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這樣讀書,心里會記住,一輩子忘不了。想起來的時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南懷瑾
7、 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栽樹,點點心血育英才澤神州。師生情深,永生不忘!
8、 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栽樹,點點心血育英才澤神州。
9、 不過,由于前面的敘述,我們知道拒絕就任五經師不是宋濂真正的本意,所以上面的俏皮話,僅僅表明自己并非是自輕自賤之徒。
10、 四書五經之精華可供修身,詩經楚辭之精髓感動國人。唐詩宋詞之精妙恰如山珍,四大名著之精彩動魄驚魂。中華文明之光芒永照乾坤!
11、 經典四書五經:論語安邦為人,大學明德修身,中庸恰如其分,孟子德治仁政,易經天道酬勤,書經敬德重民,詩經薈萃人文,禮記典章核心,春秋大義永恒。
12、 一根紅線兩顆心,三生好幸運,愛寫四書五經,快樂逍遙天上人間;十方藍夢九張機,八王別虞姬,情牽七情六欲,風流瀟灑塵世天堂。橫批:七夕快樂。
13、 堂堂中華文明五千年,炎黃子孫永相傳,四書五經流萬代,唐詩宋詞傳千秋,巍巍長城風采舊,滾滾黃河壯麗然,團結奮斗齊一心,揚帆復興在今朝。
14、 老師您:一生貢獻,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書五經,六七補課,八門學科,久久努力,十分盡責,愿您教師節快樂!
15、 一片赤誠之心攜清風兩袖,三寸不爛之舌道四書五經,六塵不染無雜七雜八事,九州四海授仁義道德書,謝恩師十分諄諄教誨,祝節日萬分歡樂開懷!
16、 中華文明,成果壯觀。編鐘神韻,回蕩耳邊。四書五經,修身經典。民族藝術,光耀人間。唐詩宋詞,意境深遠。紅樓巨著,文壇頂尖。百花齊放,香飄漫天。
17、 安條克四世會留意,背棄摩西五經的猶太人,他必興兵,這兵必褻瀆圣地。
18、 教育方針:以孔子的四書五經為原則,作為院童的生活以及未來的理念.
19、 品唐詩宋詞,彈元曲小令,傳承千載文明新輝煌;讀四書五經,誦百年經典,傳遞國學修身好風尚;慶和諧盛世,歌家園和諧,弘揚浩然正氣壯國威!
20、 四通八達大中國,四路八方愛傳遞。胸襟開放大開放,五湖四海似兄弟。前程錦繡大中國,諧和改革謀福祉。文化強國精彩美,四書五經美傳世。
21、 因為我們是中國人,當站在中國的本位去學習吸收西洋的知識。既是要讀五經四書以為根本,而以分別的眼光去學西洋的知識,如此才能生出我們自己的新思想。朱天心
22、 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王陽明
23、 年份:南宋光宗紹熙年間,一代大儒朱熹將儒家經典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匯集一起刊刻,合稱四書。再加上先秦的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朱熹
24、
25、 再一檢查,嚇了袁保恒一大跳,四書五經宋驍飛都能應對如流。
26、 他八歲入社學,數年下來,早已熟讀四書五經,諳熟各種制義文章,只等著魚躍龍門的那一刻。
27、 宣帝博征群儒,論定《五經》于石渠閣。
28、 比如用木刻水印做成的錄取通知書,這是“中易書院國學五經班”特地委托他定制的,讓同學提前感受到國學的味道。
29、 左坤陰笑著一臉獰色,四書五經倒背如流,還有什么字是他不認識的?他看著陳宇,仿似已經在看一個死人了。
30、 他生來才華是很出眾的,所以讀書造詣通今博古,五經四書都明白,可是明白是明白,但是讀壞了,常常有憤世嫉俗的思想。
31、 前天下午,位于仲愷陳江的五經山水大觀項目與“211工程”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合作辦學正式簽約,雙方將在項目合辦華中師大附屬惠州實驗學校。
32、 安若素習人族圣賢書,修得了圣賢之禮,三書五經。
33、 然《五經》治世之模楷,應務之所先,伏愿經書互覽,孔、釋兼存,則內外俱周,真俗斯暢矣。
34、 瞧,瞧,你又取笑我不是,實話和你說,我不懂四書五經,可也曉得世道人情,你繞著彎罵我,以為我不曉得么。
35、 為了糊口,他只有憑自己念過四書五經的能耐,刻苦攻讀“相命書”,為他人卜卦算命。
36、 據說李白同學“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后天才贍逸。
37、 如果不是當初這個打算,我可能至今連一斗米一尺布的價格都搞不清楚,就像書院里的那些個學子們,目光只放在經史子集、四書五經,張口便是子曰詩云。
38、 明明是目不識丁,可是不管什么《四書五經》,律詞韻意,八股文章,一入他的耳朵就再也忘不掉,哪里還是個傻子,便是比文曲星下凡都差不離。
39、 近來,某些專家學者呼吁青少年誦讀“四書五經”的聲音不絕于耳,這大概是他們覺得“世道澆漓,人心不古”,于是病篤亂投醫,轉而向孔老夫子討救兵了。
40、 他“學通五經,尤明天文圖讖河洛之要,逆知天下盛衰之期,九州吉兇,如觀之掌握”。
41、 1858年,理雅各計劃將中國儒家傳統經典“四書五經”譯成英文,并擬各附原文、注釋及長篇緒論。
42、 中國古代有“四書五經”,幾與耶教有圣經、伊教有古蘭經相似。
43、 教學內容不再只是“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而變為以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為主,甚至一建校就開設了日文課。
44、 、治中從事楊洪、從事祭酒何宗、議曹從事杜瓊、勸學從事張爽、尹默、譙周等上言:臣聞河圖、洛書,五經讖、緯,孔子所甄,驗應自遠。
45、 曹玉瑯也不負眾望,三歲進學,修讀四書五經;五歲拜師,學習太極門武功;到他十五歲時,已經是文武全才一個翩翩少年。
46、 這件事,對于信王府來說,只是一樁小事情而已,信王和王妃也都沒有再過問,而朱昌在這之后,也不得不回到了書塾,繼續念他的‘四書五經’。
47、 顒琰六歲就傅,十三歲即通五經,文章“援筆立就,動成典則”。
48、 少篤學,從師遍通《五經》,尤精《三禮》、《三傳》。
49、 1840年后,這種情況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言以蔽之,四書五經打不過堅船利炮,中國于是喪權辱國,創深痛巨。
50、 有學問的日本人會從《四書五經》上找字,普通人則從《萬葉集》(日本的古《詩經》)上找字。
相關造句
三老五更造句五里云霧造句正經八本造句經濟之才造句體國經野造句六藝經傳造句經綸滿腹造句正經八板造句五星聯珠造句四分五落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