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犖造句
1、 卓犖超‘倫’,振奮人心,鏗鏹‘頓’挫,齊聲高歌,深‘奧’莫測,表現自我,‘運’籌制勝,定能成功,風云際‘會’,勇奪金杯,祝福奧運會順利,祝愿中國樣樣第一。
2、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左思
3、 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三個兒子,史書上說他“卓犖不羈”,一天到晚不好好上班,時不時地還說些莫名其妙的話嘲弄領導。
4、 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孔融,名人,大家都很熟悉)。
5、 盧筱嘉年方22歲,風流俊雅,卓犖不羈,尤其喜歡看戲,對上海灘的京劇名伶了如指掌。
6、 今土宇日廣,文武并用,卓犖奇偉之才,世豈無之,或隱于山林,或藏于士伍,非在上者開導引拔之,則在下者無以自見。
7、 高談闊論處,卓犖為杰;騰蛟起鳳時,勝友如云。
8、 他又是現實生活中一位特立獨行的奇人,為人處世卓犖不群,在當時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著濃厚的神秘色彩。
9、 可隨之而來的,卻并非學術氣質的卓犖不凡,反倒引來越來越多的對大學精神失落的追問。
10、 我與幾千年前與我同名的李白一樣,卓犖不群、高自期許、藐視*貴,不愿向那些貪官污吏折腰,但換來的卻是到了不惑之年,還是一個小小的文化館職員。
11、 雖體屬駢麗,然卓犖遒亮,信含異氣,筆墨之性,殆不可勝。
12、 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余為妍,卓犖為杰,校短量長,唯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
13、 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人物的卓犖氣概,并將讀者帶入歷史的沉思之中,喚起人們對人生的思索,氣勢恢宏,筆大如櫞。
14、 卓犖鰲山出海隅,霏微靈秀滿天衢。
15、 再加上那個剛剛十歲的充實,雖少年,但已顯示出卓犖不凡的氣度。
16、 那些卓犖不凡的女子,可以用來傾慕、欣賞、品鑒,卻不一定要娶回家。
17、 其學術觀點卓然獨樹一幟,以其慷慨氣度而陳卓犖之論,嗤黜空疏隨人牙后談性命者以為灰埃。
18、 見稱,一身抱負、卓犖不群、傲骨俠風的孤高游俠。
19、 至若襟期卓犖不受羈繞,而攄詞命意,仍不爽乎繩尺之間,則又其才其情一本乎,品與識俱矣。
20、 孫堅拒絕董卓,不僅表現了他卓犖不群的英雄氣概,也使得董卓大有感觸。
21、 “紆余為妍,卓犖為杰,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
22、 而到了梁九那里差別肥瘦都變了,他和藹可親,平等待人,講究團結互助,卓犖為杰,禮賢下士,翼卵昫伏,不似“洼老鴰”。
23、 而小說的作者——高大魁梧的徐貴祥,以其雕心鏤骨的英雄情結和卓犖不羈的戰爭思考,被稱為“正面強攻派的戰爭小說家”。
24、 睿智練達替代了笨拙青澀,舉手投足、身份地位,無不顯示你想要的卓犖不凡。
25、 凡此絕異成就,當然是跟金庸本身兼具深厚的文史素養與卓犖才華息息相關。
26、 林伯依然清晰地記得當年書院門前由創辦人林德泉手書的對聯“卓犖為杰,山瀆效靈”。
27、 他對于事務的處理,每有出人意料的獨特見解,甚至在游戲場中也常有驚人的舉措,處處表現出他的卓犖不凡,勝人一等。
28、 史載,則天十三、四歲時,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礎,而且長于書法,字態卓犖不群。
29、 文化燦爛、榮耀和輝煌是中國,它讓每一個國人由衷感到自豪;經濟騰飛、卓犖不凡是中國,它正成就民族復興的光榮與夢想。
相關造句
卓識遠見造句成效卓著造句天資卓越造句寒毛卓豎造句犖犖大者造句卓然不群造句真知卓見造句堅苦卓絕造句犖犖大端造句遠見卓識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