諉過造句
1、犯錯,就誠實的認錯;狡辯,諉過只會害了你自己。
2、勿延譽歸己,勿諉過于人;勿徇私廢公,勿貪瀆縱欲。
3、犯錯,就誠實地認錯。狡辨、諉過只會害了你自己。
4、不爭功諉過,敢擔風險,敢負責任,不遷怨他人,不以勢壓人,必要時不惜忍辱負重,委曲求全。
5、犯錯,就誠實地認錯。狡辨、諉過只會害了自己。
6、你必須對你自己的生命負責,承認你本身的弱點,而不諉過他人。
7、動輒諉過他國,尋找“替罪羊”,誤導公眾的態度是不負責任的。
8、老市長從不爭功諉過,講成績,十分只講七分,講過失,勇于替下級承擔責任。
9、九,救援卡特里娜風災諉過于人。
10、回避矛盾問題,不敢擔當,爭功諉過。
11、因為我在談話中了解到班子成員中有爭功諉過的現象,呂處又搖了搖頭說,沒有掌握到實質性的問題。
12、陳淑慧痛批臺南市政府推諉卸責、爭功諉過,行政怠惰的表現,充分顯露出賴清德無能力、無作為與無擔當。
13、這次敗選將觸發共和黨展開痛苦的自我檢視,他們將急欲找尋答案或推責諉過。
14、這類人,不是把心思用在如何改進工作、多出成績上,而是用在爭功諉過和向上司匯報上。
15、他在接受俄羅斯新聞社采訪時表示,克里的指責“不可接受”,也“不文明”,是“諉過于人”。
16、謝長廷晚上到嘉義市為黨內初選造勢,他以“讓功分過”一詞力促民進黨團結,暗諷辯論會中游、蘇的爭功諉過。
17、關注肯尼亞案會發現,法院一面借口證據不足為自己解套,一面又玩弄諉過于人的伎倆,將不合作的臟水潑向肯尼亞政府,“司法正義”完全成了法院的掌中戲。
18、而絕不能象一些人那樣,剛愎自用、諱疾忌醫、文過飾非、沽名釣譽、爭功諉過,把一切功勞歸于自己,把一切錯誤歸于別人。
19、旅政委曾祥明說,以往個別同志履職盡責之所以越位、錯位、缺位,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權責界限模糊,給不作為和亂作為、爭功諉過等留下了空間。
20、在平時的工作中,為班子成員打氣、助力,大力支持班子成員開展工作,絕不爭功諉過。
21、1984年7月入黨,有著30余年黨齡的他,始終為人正直,不爭功諉過,不貪圖虛名,有較好的人格魅力。
22、打了勝仗,從不居功自恃,戰斗中有缺點和失誤,主動承擔責任,從不諉過于人。
23、網友豬克思感慨道,現在的年輕人心理承受能力極低,有采取極端行動以在心理上諉過于人的傾向。
24、
25、法官判刑時斥責該老師荼毒青年,更將犯案原因諉過于人,根本枉為人師。
26、做到正直、正氣、正派,辦事公正、講求原則,不陽奉陰違、不拉幫結派、不遷怒、不諉過、不伐善,自覺弘揚正氣、抵制歪風邪氣。
27、這首先是對從政者的要求,鴕鳥心態、爭功諉過、瞞報漏報,都體現了不健康的政績觀和問題觀。
28、在利益關系上,個人主義者常常對個人私利錙銖必較,爭功諉過,長此以往,踏實干事的能力未見提高,投機鉆營的水平卻見長。
29、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大臣自稱“庸陋“、愚昧”,往往被看作是謙恭的美德,雍正卻認為這是官員虛偽不實諉過卸責的空文。
30、工作平鋪直敘無亮點,思路因循守舊無看點、作風攬功諉過盡污點。
31、年初報告時大話連篇,口號成堆;年終總結時,爭功諉過,列一堆無法核實的數據和子虛烏有的數字“紅包”。
32、于是,少數領導干部就想方設法證明自己百分之百“正確”,在成績面前,毫不客氣甚至大包大攬;在問題面前,則成了“局外人”,爭功諉過,推卸責任。
33、事實證明,諉過于人地否定問題,不如頭腦清醒地正視問題;掩耳盜鈴地回避問題,不如釜底抽薪地解決問題。
34、并及時發現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危險又有了哪些新苗頭;深入思考并及時發現實際工作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努力做到不諉過、不貳過。
35、香港《大公報》8日刊發《陳菊諉過卸責有前科》一文則稱,這一周以來,各方面無不推卸責任、諉過于人。
36、他從不檢查自己的失誤,而總是諉過于人。
37、心浮氣躁,重權輕責,爭功諉過,只想做官不想做事;熱衷于拉幫結派、搞小圈子,鬧無原則糾紛。
38、面對問題,要敢于承擔責任,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要把不爭功諉過、不推卸責任作為檢驗領導干部素質的標準。
39、我不愿諉過于人,從未指責過別人,只說一切錯誤都直接間接與我有關。
40、愛之適足以害之,刁民與媽寶都不是一天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扭轉,*彎社會將陷于卸責諉過的惡性循環中。
41、破案受阻,如果諉過于人,那是最無能的領導。
相關造句
云煙過眼造句將功折過造句過隙白駒造句改過從善造句英雄難過美人關造句退思補過造句悔過自責造句當面錯過造句掩過飾非造句但求無過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