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造句
1、考古學家的發現,使這件珍貴的青銅器能夠重見天日。
2、在三門峽工程中挖出的斑駁陸離的青銅器都是幾千年前的古物。
3、三星堆博物館:博物館收藏了從三星堆出土的金器,青銅器,翡翠,陶器以及其它珍貴的文物。
4、青銅器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瑰寶。
5、在三門峽工程中挖出了不少斑駁陸離的青銅器,經檢驗,都是幾千年的古物。
6、另外還有玉璽、漆器、古代犀角、古青銅器、木雕家具和翡翠,尤其是和田白玉,也極受追捧。
7、第二章,簡要介紹吳城文化各遺址出土的青銅器,對數量與類型進行了一定的布列。
8、青銅器早期采用簡單的單范,較復雜的則用上下兩塊范合范澆鑄,可鑄出扁體的雙面造型的物品。
9、主要分布于西江流域的青銅器墓葬應是嶺北越人南遷后的產物。
10、所發現的來自青銅器時代的遺跡卻既是獨特又更加精致。
11、夏代作為中國青銅時代的發展時期,其青銅器的審美特征突出地表現在酒器和兵器的造型形式和紋飾意蘊之中。
12、約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島上的居民已經進入青銅器時代。
13、我的皮帶扣由青銅器時代以來最優秀的工匠在西班牙制成。
14、這些都是古代商朝的青銅器,一般都是舉行儀典用的器皿.
15、從歷史的發展而言,人們正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器時代。
16、他說,卡梅尼察代表了阿爾巴尼亞在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一段悠久的文化和社會發展時期。
17、番禺博物館館藏文物品類豐富,包括青銅器、陶瓷器、金銀器和木雕等。
18、貝爾法斯特的城址經歷了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迄今在市中心附近的斜坡上還能辨識出鐵器時代城堡的遺址。
19、簡單的銅鎖出現于青銅器時代。
20、就技術發展而言,人們正從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器時代。
21、經過了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
22、邁錫尼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北部的古希臘城市,在青銅器時期作為一個早期文化中心繁榮一時。它是阿伽門農的傳奇式首府。
23、就技術的發展而言,人們正在從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器時代。
24、這些大墓在歷史上雖多次盜掘,但仍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玉石器和白陶等。
25、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玉器,甲骨卜辭舉世聞名.
26、滇文化青銅器的特色之一,就是那些雕鑄于器物上的眾多人物、動物圖像,本文將其統稱為“具象裝飾”。
27、此壺竹刻技藝精湛,未見粘接痕跡,整體造型及紋飾仿商周青銅器,可見清中期好古擬古之風尚。
28、自1952年建館以來,它以其約120,000件的包括字畫,書法作品,陶器,玉和青銅器在內的藏品揚名世界。
29、鐘鼎文是與甲骨文相似的文字,是甲骨文的進一步發展,商代末期已經出現在青銅器上。
30、達特穆爾高原:英國西南一高原地區,因其裸露的花崗石突巖而聞名,還保留許多的青銅器時代村落的遺跡。
31、但是如果這場討論的對象是一場發生在青銅器時代的戰爭,這樣的情形則既有可能不會上演。
32、中國國家博物館近期收藏的青銅器作冊般黿上的銘文反映了商王進行射禮的事實,而不是記載普通的田獵。
33、此外,1975年在馬家窯出土了一件鋼刀,經堅定為青銅器.
34、青銅器種類:兵器、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樂器、裝飾品等等.
35、利用拉曼光譜對幾件九連墩楚墓出土青銅器的腐蝕產物進行了測試.
36、樓上是文物展室,陳列有古陶、青銅器、瓷器,供游客參觀.
37、青銅器時代的陶器,除了保留早期繩紋和幾何印紋的傳統外,還有一種經過較高火候燒制而接近結晶的硬陶。
38、荷花的美展現在陶瓷器、青銅器、金銀器、玉石器、磚雕石刻、壁畫藻井等方面,至少有40類以上,品種不計其數。
39、本文是關于安徽壽縣蔡侯墓所出土的青銅器的銘文的專題研究論文。
40、火山噴發在1570年左右開始形成這座島嶼,此前,青銅器時代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吞噬了錫拉島上一座富饒的城市。
41、經過了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接下來呢,就是黃金時代了。
42、該遺址的發現對于研究周代用鼎制度、鄭韓故城的城市布局、青銅器的分期斷代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43、這座世紀寶鼎,集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之大成,熔古代技藝與現在科技與一爐。
44、這名年輕女性在青銅器時代被埋葬于elmirador的山洞里。
45、2007年,瑞典科學家聲稱亞特蘭蒂斯位于北海的doggerbank之上,這片沙洲于青銅器時代被淹沒。
46、2003年元月,寶雞眉縣楊家村新出土西周青銅器27件,為本世紀初重大考古發現。
47、雖然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確實回答這些問題,然而這些木乃伊提供了有關青銅器時代的新數據,在當時人類使用青銅制成的工具和武器。
48、按照時代順序的脈絡,對夏商周青銅器的造型形式,紋飾意蘊,銘文書法等審美特征進行分析。
49、在青銅器時代,人們能夠制造出銅和青銅工具,但是不能制造鐵器。
50、把人類文明劃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主要是依據各時代所使用的工具。
相關造句
銅鑄鐵澆造句平地青云造句青樓楚館造句青臉獠牙造句鐵打銅鑄造句銅頭鐵額造句鐵壁銅墻造句十八般兵器造句琢玉成器造句名標青史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