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豆造句
1、陽明理學(xué),一代斗山瞻仰;開閩勛猷,千年俎豆馨香。
2、羹墻不遠,仰皇煌帝諦之模;俎豆常新,昭崇德報功之典。
3、嘉卉六醴,果餅三牲;童子俎豆,耄耋禮容;同根一脈,兩岸祭孔;共緬先師,追遠慎終。
4、威名齊八表,備忠恕慈悲感應(yīng)之理,總持三教,萬年俎豆衣冠。
5、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與王。
6、解慍,阜財,誰唱南風(fēng)興盛世;尋根,拜祖,我陳俎豆上鳴條。
7、內(nèi)外官三品已上有廟者,各賜物三十匹,以備修祭服及俎豆。
8、四千多年來,大禹陵總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廟巨麗,祭祀綿亙。
9、故舍逢掖,襲橫衣,廢俎豆,列瓶缽,家家棄其親愛,人人絕其嗣續(xù)。
10、七四二頁八行不忘俎豆按:王先謙謂東觀記作“不忘王室”。
11、務(wù)權(quán)詐而薄儒雅,重干戈而輕俎豆,民不見德,唯爭是聞。
12、復(fù)父書詞嚴義正,千秋大節(jié),享俎豆于舜日堯天。
13、其五岳、四瀆宜遵修之處,但俎豆牲牢,祝嘏文辭,舊章靡記。
14、吾祖伏羲,德澤流芳;崇功報德,俎豆馨香。
15、是以四海之內(nèi),學(xué)校如林,庠序盈門,獻酬交錯,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詠仁。
16、復(fù)父書,詞嚴義正,千秋大節(jié),享俎豆在舜日堯天。
17、遂使一代之史,不書皇帝入廟之事,將何以貽厥孫謀,垂則來葉?臣知大孝誠不在俎豆之間,然圣人之訓(xùn)人,固有屈己以從時,愿圣慈顧省愚款。
18、伯禹蒞涂會集,武湯擇邑草創(chuàng),聃載平亂晉封,偃氏論功受賞,于是儒家、釋家、道家,星輝月皎,煌煌熠熠,肇啟天德,旨要倫常,薪傳亙代,俎豆綿延。
19、張槐仇氏,奉銘揚始祖,歲歲后人常祭祀;村外南坡,有先輩墓碑,年年俎豆壯佳城。
20、盛肉醬的豆在北、盛菹的豆在南,豚俎在兩豆之東,魚俎又在其東,臘肉單獨放在俎豆之北。
相關(guān)造句
兩耳塞豆造句瓜剖豆分造句豆萁相煎造句豆剖瓜分造句瓜分豆剖造句撒豆成兵造句折沖尊俎造句紅豆相思造句小蔥拌豆腐造句駑馬戀棧豆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