舛錯造句
1、與此相應,其傳記體散文由前期以表現傳主的舛錯命運為主題轉變到后期以表現傳主的真率個性為主題,主題風貌由壓抑向真率演變。
2、是以,上周兩抵家時,我確疑自身做得沒有開舛錯,籌算睹告女親渭耶他。
3、不然,不僅姻緣受挫,這一生都舛錯流離啊!
4、辰星亂逆,陰陽舛錯,玄黃噴薄,普通人認為,玄黃為混沌之氣。
5、縱知我半世舛錯流離,我亦不悔與你初遇。
6、朕神氣恍惚,時患昏暈,自思生平行事,大半舛錯,今日悔已無及。
7、中國古史,悖亂舛錯,非常人能辯其真偽。
8、幾輪之后,周文小心翼翼的避免犯錯,怎奈老師吹毛求疵,總能找出舛錯。
9、而“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雖然與唐玄宗非常恩愛,但命運舛錯沒能陪葬在玄宗泰陵旁,也只能被葬在馬嵬坡千秋孤魂孑然。
10、翰林院侍讀吳孝登“作詩謬妄”,被發配寧古塔為軍奴;侍讀學士陳邦彥、陳邦直“謬誤舛錯”,翰林項維聰“文理不通”,都被革職回鄉。
11、但最近曝出有心人和民間團體發現現在的中小學的語文教材存在內容上較大的不足和技術上明顯的舛錯,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12、讀者的三言五語倒實實在在,既說出了自己閱讀時的真實感受,又指出了文中的疏漏和舛錯。
13、譯文蠻認真,一字字好像摳得挺死,但一查原文,那么多舛錯,還詰屈聱牙,非常做作,比老學究作律詩還別扭。
14、是“事實”提供“資料”“邏輯”作出的“判斷”,所以任何歷史都是“邏輯的”而不是“事實的”,無論這個判斷是正確或舛錯。
15、與鳳凰那一篇,我就核對了幾種英譯《古蘭經》和馬子實(馬堅)先生的漢譯,并請教通曉阿拉伯語熟悉中東風俗名物的專家,從而確定和合本等舊譯的舛錯。
16、三種文本相對照,我對明顯錯漏之處作了一些校正與補缺,仍不敢說沒有舛錯之處。
17、他不是泛泛一說,而是認真剖析其“人物、情節、故事的前后舛錯”,乃至整體風格的不協調。
18、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貞稱其為“絕妙文章”,清代褚人獲稱贊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條理貫穿,毫無舛錯,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長緒于亂絲”。
相關造句
陰陽交錯造句錯落參差造句鏤金錯彩造句冤假錯案造句言差語錯造句犬牙相錯造句當面錯過造句忙中有錯造句錯落不齊造句神經錯亂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