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民造句
1、天下之務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術以立綱紀。朱熹
2、感恩笑愧怍,恤民思清廉。
3、他們不體恤民情,朝發夕至,咱們老百姓不知怎么辦才好。
4、他們不體恤民情,朝令夕改,咱們老百姓不知怎么辦才好。
5、也正是聽證制度讓行政機關有了更多聽民聲,恤民情的契機。
6、惟有德義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馮夢龍
7、無法體恤民心的信念,就是利欲熏心者。脫脫
8、在其詩作中,努力追求一種人格美,憂國恤民,力求建立一種人際和合的德治社會。
9、如今戰亂四起,民生凋敝,你等既不關心國事,更不體恤民生,反而在此浪費錢糧人力,大興土木,廣建醫舍,當真令人心寒不齒!
10、清咸豐朝帝師杜受田(今濱城鎮人)一生憂國恤民,在晚清朝野頗有影響。
11、伏承求恤民瘼,宣布詔條,去宿弊以便人,興無窮之長利。
12、朕與單于俱由此道,順天恤民,世世相傳,施之無窮,天下莫不咸便。
13、今司徒知命,遺言恤民,必欲崇約,可謂善始令終者也。
14、劉伯溫是一位清官,廉直恤民,秉公執法,以高尚的官德和人格魅力流傳后世。
15、是故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32)。
16、保民恤民、厚生利用的原則就必須反對戰爭,而即使而“止戈為武”、“以戰止戰”是必要的,那么它也必須最大限度地不傷及無辜,不破壞民生。
17、當時,金兵南侵,生靈涂炭,南宋政府又不恤民情,誅求無厭,人民走投無路,紛紛舉行起義。
18、或為君者仗其權位,恣情妄為,不能體恤民瘼,導致國困民窮,或刀兵相殘,殃及無數生靈。
19、彼研討也,則有憂國恤民,回報社會,滿腔熱忱,感極而迸發矣。
20、在甘肅任職20余年,恤民惠政,善析冤獄,樂育人才,“荒政所活者數萬人,書院所成者數百士”,被稱為“神君”、“生佛”,尤為隴西人民所競頌。
21、時諸州長吏多武夫,專以軍旅為務,不恤民事;知誥在升州,獨選用廉吏,修明政教,招延四方士大夫,傾家貲無所愛。
22、任職期間,興利除害,體恤民苦,并以廉潔著稱,當地百姓曾為之立碑建祠。
23、對待領導學會服從,當好助手辦事靠譜;對待同級笑臉相迎,合作分工友善為重;對待下屬體恤民情,照章辦事靈活運用,鐵血柔情體現人性,關系不好怎么可能。你說呢?
24、據考證,“哩哩美”漁歌起源于南宋紹興年間,當時的臨高縣令謝渥,體恤民眾,重視漁業,漁業生產連年豐收,漁村處處回蕩著漁姑賣魚的甜甜的叫賣聲。
25、雙十協定,舉國歡騰,不料社鼠,來戢兇頑,迫害雜牌,不恤民命,一箭雙雕,煮豆燃箕。
26、總之,憲昌之于檢察院工作中,潛心汲取數理邏輯之縝密精嚴,嫻熟把握形象思維之遷想妙得;凜遵憲典,嚴懲墨吏,體恤民瘼,申張正義。
27、一幕幕滿室書香、開窗幽綠的場景,一位位儒雅可掬、憂國恤民的學者,一次次情理融通、感悟激生的談心。
28、連日以來,多處地方豪雨成災,尤以中南部為甚;身為元首,毫不矜恤民瘼,兀自在權謀算計,回避應負的責任。
29、而牧守令宰不能助朕宣揚恩德,勤恤民隱,至乃侵奪其產,加以殘虐,非所以為治也。
30、端午節是人們為屈原憂國恤民的愛國精神感動的日子。
相關造句
化外之民造句萬民涂炭造句鄉規民約造句民不畏死造句關心民瘼造句敬授民時造句敬天愛民造句為民父母造句安國富民造句節用愛民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