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為父隱造句
1、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是孔子認為的“直”。
2、 小義護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亦是美德;大義滅親,殺忤逆之子,族人認可。
3、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漢代建立了“親親得相首匿”的制度,允許親屬之間隱匿犯罪。
4、 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作出了“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的論述。
5、 如孔子所言,“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影片的主要矛盾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倫理親情與法不容情原則的相互糾葛。
6、 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7、 孔子回答,“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8、 孔子在《論語·子路》里提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9、 而中國人是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直在其中。
10、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11、 “親親得相首匿”源自《論語·子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12、 一個隱諱真實的世界是很可怕的,“子為父隱”的傳統要不得。
13、 中國古代倫理觀念中‘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傳統與依法治國所要求的遵法守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矛盾。
14、 像侯彧這類官場“啃老族”啃出的巨大監管漏洞,必須盡快堵上,否則,“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父子腐敗聯盟”還會堂而皇之地出現。
相關造句
破愁為笑造句探幽索隱造句山林隱逸造句余子碌碌造句隱忍不言造句使絆子造句挾天子而令諸侯造句抓小辮子造句認賊為父造句子女玉帛造句
推薦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