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論公允造句
1、 某報創刊以來,一向持論公允,所以人人愛讀它。
2、 郝持經幾個月潤色,一部持論公允、章法規范的縣志成稿。
3、 可喜的是,這次事件,從校方到社會輿論,基本都是持論公允,平和理性。
4、 但他持論公允,得紅樓“自由”精神,“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5、 其文言約意豐,持論公允,角度新銳,卓識迭出,廣受好評。
6、 在此背景下,那些主張持論公允、不視中國為威脅的日本人不是被邊緣化,就是被指為“日奸”。
7、 全書以歷史主義學派對以往歷史抱以“同情的理解”的史觀進行理論分析,注重歷史情勢,持論公允,見解深刻。
8、 到1945年,日本組織了共計14批次、總數為7萬戶、20萬人的集團式開拓移民團侵略中國東北——這應該是相當接近歷史真實、持論公允的解釋。
9、 這樣的稿件很有生命力,很有創造性,不僅被海外所接受、喜愛,也讓我們的官員和公眾感到風格獨具、視覺獨特、持論公允。
10、 作者當然不是一味地懷疑、然后否定舊論,如這樣便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了,而是把人物和時間放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去分析,盡可能做到持論公允。
11、 同時,作者對歷朝歷代的慈善救濟效果還旁征博引各類史料進行了客觀評價,持論公允而中肯,不隨意虛夸亦不任意抹殺。
12、 朱正對魯迅的一生及其作品十分熟悉,對魯迅的親友和政敵等皆如數家珍,持論公允。
13、 小商小販是個寶,這話態度堅決,旗幟鮮明,飽含深情,持論公允。
14、 一個學者,一旦由一己之利出發,又如何能站定客觀中正的立場,持論公允呢?于立生(江蘇南通。
相關造句
相提而論造句執法不公造句三旨相公造句同日而論造句又作別論造句王孫公子造句一秉大公造句又當別論造句王公貴戚造句貨賄公行造句
推薦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