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字造句
1、弄清這些俗體字、假借字及避諱字,對敦煌寫本相書及相關內容的研究有積極意義。
2、這是范成大和友人討論一些事情的信,也在信中向友人借字帖來欣賞。
3、“您”字未推廣開使用時,有的人就音借字,取與口語同音的“恁”(《集韻》平聲二十一侵,尼心切)字,做口語的“您”用于書面語言中。
4、不用多講就憑這個借字,就不應該。
5、陳富特意在這個借字加重了音,很明顯表示自己心中的憤怒。
6、“關于借字之分析,及語法之結構,均為前世中外學者所未道及”。
7、肝膽之交,何云借字?二三百紋銀,愚兄可以拿得出來,明日著人送來便了。
8、再加上有的領導本身行不正,借字直接為自己謀利,這就不是小事情了。
9、蘇純純故意在借字上面加重了語氣。
10、每一件衣服都裝了些記憶,訪問的人、走過的路、談過的話,仿佛都鑲在衣邊。有時不喜其中一件,那必定是傷心過的情節。衣飾什品,一簍子假借字。簡媜
11、漢語方言字主要來源于傳統的字典辭書、地方韻書或方言詞典、民間文藝作品與地名用字,在類型上則可分為本字、訓讀字、假借字與自造字四種。
12、到清乾隆時,朝廷下令用滿語為《金史》中的人名、地名重新標音,而且是用漢字借字注音,女真語“靄建”被改譯為滿語“阿勒錦”。
13、案發后,王少杰對辦案人員說,這次購房卡的2萬元,王魯巖沒提借字,也沒提過還錢的事。
14、湘蒔眴知道铏愀皛是個倔強的女子,別人給他錢她肯定不收,就特地說了個借字,其實就算她要還,他也不會要的。
15、另外還有直接作符號專指某處的“指事”,一形一聲的“形聲”,輾轉相注的“轉注”,以及借字代用的“假借”等等,合起來稱為“六書”。
16、這個不會老這樣,我所以呢不打它,它是已經壞掉了,我借字(音),借別的字(音)打它。
17、李大哥今天是怎么了?咱們兄弟的銀子就是你的,何必說這個借字?
18、一位牛津大學的現代語言學生說,當年面試時,主考只是向他提了一個與科目無關的英文字,讓他“借字發揮”,抒發己見。
相關造句
十字街口造句知書識字造句一字一淚造句借貸無門造句借尸還陽造句不立文字造句一字不易造句借水行舟造句一字千鈞造句借景生情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