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稱造句
1、 武仲世稱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稱也;好言兵討,而挫銳于邾,是智不足名也。
2、 被后世稱為“田園詩人”的陶淵明,似乎是一個極為“靜穆”的人。
3、 此世稱管鮑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實無善交,實無用能也。實無善交實無用能者,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鮑叔非能舉賢,不是不舉;小白非能用仇,不得不用。列子
4、 后家廬山蓮花峰下,胸懷灑蕩如光風霽月,世稱濂溪先生.
5、 因此,后世稱那些丟失別人書信者為“付諸洪喬”或“洪喬之誤”。
6、 后煬帝在揚州開爐鼓鑄夾錫五銖,銅色發(fā)白,故世稱“白錢”。
7、 中,他年輩最高,世稱孔北海,為人不拘小節(jié),恃才負氣,剛正不阿。
8、 香博學能文,世稱江夏黃童,見前文。
9、 四大書商加班加點,終于印出了精雕細刻,后世稱為善本奇書的《大唐三藏西游記》,全書分五卷,共一百回。
10、 澄當世稱為碩學,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
11、 其代表作《周禮正義》博通宏富,《墨子間詁》世稱絕學,另有《名原》、《古籀拾遺》、《古籀余論》等巨著。
12、 星云大師把凡塵俗世稱為虎豹山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都是森男森女啊。
13、 一種是用筆繁細且微妙者,世稱“細沈”;一種是中鋒禿筆,粗闊豪放者,世稱“粗沈”,這是他成熟的畫風,有野逸之趣。
14、 松樹不僅是“老壽星”,而且還很好看呢!如北京北海團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傳說曾被清乾隆封為“遮陰侯”;泰山“五大夫松”傳說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國人民把松樹作為堅定、貞潔、長壽的象征。松、竹、梅世稱“歲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戰(zhàn)勝困難的堅韌精神。
15、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產(chǎn)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zhàn),出現(xiàn)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后世稱為百家爭鳴。
16、 我國現(xiàn)在的公安系統(tǒng)確實龐大又強勢,在政法系統(tǒng)里它是老大,世稱“公檢法”,政法委*記多是由公安局長提拔或干脆一身二任。
17、 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夏縣)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原字公實,后改君實,原號迂夫,后改迂叟,世稱涑水先生。
18、 后來,一些同盟會員將此次起義犧牲的72名起義者尸體埋葬在黃花岡一帶,后世稱之為“黃花岡七十二烈士”。
19、 相傳,他的發(fā)明人為春秋時期助越王勾踐滅吳的大智者范蠡,后世稱他為陶朱公。
20、 漢代將全國的地主、自耕農(nóng)、雇農(nóng)、傭工、商人,全部編入國家戶籍,這被后世稱為“編戶齊民”。
21、 據(jù)史料記載,鉛山連史紙具有72道工藝,道道精湛,在元代即被譽為“妍妙輝光,皆世稱也”的精品。
22、 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先賢遺族,找到了舜的后代裔孫敬仲,把他封在陳地,世稱陳敬仲。
23、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人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御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
24、 因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人稱王文公。
25、 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得到三先天之一的道門大圣元始道祖指點,得道,成為道家傳人,開創(chuàng)了道門,封圣,世稱道圣。
26、 其楷書清健遒勁,結體嚴謹,筆法精妙,筆力挺拔,世稱“柳體”。
27、 方以三十二總管之兵圖一天下,卒之戾氣感召,身由惡終,使天下后世稱無道主以海陵為首。
28、 另一歷史名人夏完淳,天資早慧,世稱“江左圣童”,亦為明末抗清的少年英雄,其師從陳子龍,師生二人常攜手登臨辰山,抵掌而談,并留宿于道觀內(nèi)。
29、 過了祖庵塔,就到了專門埋葬少林寺歷代方丈、高僧遺體的塔林,這些塔的造型多姿多彩,按層級分,有單層和多層,最多層級為七級,即世稱“七級浮屠”。
30、 因“二程”兄弟長期講學于洛陽,故世稱其學為“洛學”。
31、 每年夏歷五月一日至五日,都城家家妍飾小閨女,盡態(tài)極妍,已出嫁之女,也要回娘家看望爹娘,這幾天后世稱為“女兒節(jié)”。
32、 根據(jù)史料記載,這批被后世稱為“大師遺韻、菊壇經(jīng)典”的著名七張半唱片是分兩次灌制完成的。
相關造句
知名當世造句時易世變造句河沙世界造句流芳后世造句欺世惑眾造句炎涼世態(tài)造句本支百世造句聰明絕世造句濟世安邦造句打嘴現(xiàn)世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