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禮造句
1、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仲
2、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仲
3、 夫人必知禮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讓。
4、 示之以進退,故人知禁;誘之以仁義,故人知禮;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勸;決之以賞罰,故人知信。
5、 體罰打斷父子情,身教拉近彼此心;文明話語要知禮,和諧家庭我做起。
6、 似乎尚賢知禮的師長從來就是陽虎,而孔子不過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7、 希望你如孔融讓梨般知禮,有孫叔敖砍蛇般的勇氣,與司馬光砸缸的智慧可比,比區寄預謀殺敵還要心細。智勇無敵,必成大器!兒童節快樂!
8、 他知禮,耐心,勇敢,而且非常聰明。
9、 朝誦國學夕詠詞,百讀不倦唐宋詩;通曉古今知禮儀,錚錚不屈揚正氣;款款關愛助鄰里,精誠團結心無私;人人律己齊努力,大展炎黃圖強志!
10、 讀書知禮行人生萬里路,胸懷博愛映詩書禮易樂,行善塑德達幸福和諧岸,心系文明采其長補己短,節約能源創環保倡低碳,和美神州領世紀新風范!
11、 勤奮讀書以明志,惟善知禮以識理,誦讀經典以養性,抱誠守真以懷德,言行規范以準繩,律己修身以為人。
12、 知書才被尊敬,知禮才樹氣質,知愛才獲幸福。守規才成方圓,守法才是理性,守禮才顯風度。自信才會進步,自強才能超越,自立才有明天。
13、 彼時年少,何知禮法規矩。怎知那深井的水也只得擁著圓月的影。河唐先生
14、 倉廩實而知禮節,糧食安全就是國家戰略安全。
15、 “倉廩實而知禮儀”,現在倉廩已實,禮儀卻幾乎不知。
16、 “見樹上黃鼠拱立,似作揖狀,孔子嘆此地知禮已甚,遂旋車而返”。
17、 “妾讀書知禮,從一而終,誓無二志。
18、 只是很快七月就收起她嬌柔的妝容,繼續以一貫的熱忱游走于季節的軌道。仿佛一位知禮的新嫁娘,把最溫柔的一刻留于新房,跨出房門,便是個大方通達的新婦,于眾人面前,率真而行。
19、 既能成*,而又加之以仁義禮樂,成*之行也,若乃窮神知禮,德之盛也。
20、 人都不笨,區別就三個字:責任心;人本不難交,難在三個字:知禮數。有責任就有壓力,沒有責任心什么都干不好。不知禮數,行之不遠。
21、 詩需點睛,方可傳神;文有氣韻,才能生動;德銘于心,積厚得善;愛敬相隨,知禮明孝;五千文明,天載其道;梅蘭竹菊,為人清廉;嚴以律己,身立正氣!
22、 散文使人飄逸,詩歌使人靈秀,小說使人思考,論文使人雄辯,童話使人純潔,文學使人高雅,知識使人進步,國學使人知禮,多讀書,讀好書!
23、 捧書卷,朝夕誦,口不絕吟勤勞儉;有志者,事竟成,攻堅克難爭向上;同學時,正少年,知禮明孝敬師長;正氣揚,齊修身,文明大義銘心間!
24、 孟子當然不是這種人,他只是根據那個時代對婦德的標準,認為妻子不知禮。
25、 不許對我發脾氣,見我就要笑瞇瞇。不許對我不搭理,嘴上必須要加蜜。不許對我不知禮,對我關心必須細。我可是高準嚴要求的人,125要愛我,一定要愛我喲。
26、 管晏列傳: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司馬遷
27、 富而無驕,富而好禮,倉廩實而知禮節。
28、 雖然蘇珊和這位同樣是三星【勇敢騎士】的皇家騎士團小旗長接觸很少,不過,一路行來,她卻知道雨果性格沉穩厚重,溫和知禮,一向不怎么跟人紅臉。
29、 紫凝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臺下一陣歡呼,白刃以寬宏大度,知禮退讓贏得了紫凝的認可,這點令臺下弟子精神大振。
30、 富而知禮,貧而樂道,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和糾紛,如果人們都能夠先退一步,冷靜、平和地予以處理,那么就會避免重演在張功、馬志軍等人身上發生的悲劇。
31、 當年的林檎也是一名三觀頗正,知禮儀,懂廉恥,最終教書育人,桃李天下的好孩子。
32、 藍燕微笑的樣子,依舊是如此的知書知禮。
33、 二叔爺方知禮思索片刻,不如這般,二房讓出一畝地,折算為七兩銀子分給大房。
34、 “蓋季札之子死葬于嬴博之間,孔子以為知禮,而親自勒碑曰:”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
35、 他兒子葉延接了班,葉延飽讀詩書,頗知禮儀,用祖父的名字作了王族姓氏,并立國號為“吐谷渾”。
36、 你這不知禮數的黃口小兒,目無尊長簡直是無法無天!
37、 四肢發達、勇力無比而不知禮義者,在射禮中將無所措手足。
38、 知禮為文贍速,每占授軍書,下筆便就,率皆稱旨。
39、 請八皇子恕罪,紫旋她腦部受創至今未痊愈,說話更不知禮數,還望八皇子高抬貴手,饒過她這回,臣定嚴加管教。
40、 雖然掛了個許字,其實本質上還是楊家女子!大夫人顫著手指頭,點著許梁,尖叫道:“把這個,這個不知禮數,目無尊長的東西給我拉出去打,狠狠地打!!”。
41、 我想,是女人都會喜歡像你這樣擁有高雅脫俗的氣質,一表人才、知書知禮、談吐文雅、大方得體的男人。
42、 知禮樂射御書數,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更與京博仁孝文化交相呼應。
43、 富而知禮,貧而樂道,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和糾紛,如果人們都能夠先退一步,冷靜、平和地予以處理,那么就會避免發生在張功、馬志軍等人身上的悲劇。
44、 剛烈軍屬知禮,獨目亦能堪重任。
45、 儒家向來重“禮”,強調“不知禮,無以立”“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
46、 張樸生面現猶豫,若是應下卻顯得他不知禮讓,“不如……”。
47、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現在去拜訪禮親王,不知禮親王是否認也不認這個想當初的朋友,不管是認也好不認也好,因情況緊急,硬著頭皮闖一闖吧。
48、 如果法人稍知禮義,自當翻然改圖。
49、 彼蠢蠢如鹿豕,何足與較?汝讀書而不知禮乎?
50、 可知禮懺一法很早就是天竺大乘人的常課。
相關造句
磕頭禮拜造句知名當世造句知書識字造句你知我知造句無一不知造句知無不盡造句眾所共知造句一事不知造句窮神知化造句前所未知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