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禁
詞語 | 夜禁 |
---|---|
拼音 | yè jì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夜間禁止通行。解釋:
(一)、夜間禁止通行。
《周禮·秋官·司寤氏》:“掌夜時(shí),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新唐書·王重榮傳》:“時(shí)兩軍士干夜禁,捕而鞭之。”《元史·兵志四》:“其夜禁之法,一更三點(diǎn),鐘聲絶,禁人行;五更三點(diǎn),鐘聲動(dòng),聽人行。有公事急速及喪病產(chǎn)育之類,則不在此限。”《水滸傳》第七二回:“是夜雖無夜禁,各門頭目軍士,全付披掛,都是戎裝慣帶,弓弩上弦,刀劍出鞘,擺布得甚是嚴(yán)整。”
釋義:
1.夜間禁止通行。
造句:
1、 你能申明禁令、嚴(yán)肅法紀(jì),使洛陽夜禁斂跡,無敢犯者,這是軍略大才。
2、 現(xiàn)在明朝,一到了晚上就要弄夜禁,也就是禁止行人在路上走。
相關(guān)詞語:
熬更守夜巴山夜雨百無禁忌半夜三更俾晝作夜秉燭夜游炳燭夜游卜夜卜晝卜晝卜夜不舍晝夜俾夜作晝不禁不由長夜難明長夜之飲晨興夜寐愁多夜長長夜漫漫成日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