鼗鼓
詞語 | 鼗鼓 |
---|---|
拼音 | táo g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種搖鼓。俗稱撥浪鼓。解釋:
(一)、一種搖鼓。俗稱撥浪鼓。
《書·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鴿異》:“小者上下飛鳴,時集其頂,翼翩翩如燕子落蒲葉上,聲細碎,類鼗鼓;大者伸頸不敢動。”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我的種痘》:“一樣玩具是 朱熹 所謂‘持其柄而搖之,則兩耳還自擊’的鼗鼓,在我雖然也算難得的事物,但仿佛曾經玩過,不覺得希罕了。”
釋義:
1.有柄的小鼓。以木貫之,搖之作聲。古祭禮用的一種樂器。亦指鼗鼓之聲。
相關詞語:
打邊鼓敲邊鼓敗鼓之皮敝鼓喪豚布鼓雷門晨鐘暮鼓重整旗鼓扯鼓奪旗村簫社鼓村歌社鼓重興旗鼓重振旗鼓打退堂鼓大張旗鼓掉舌鼓唇對牛鼓簧烽鼓不息桴鼓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