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騶
詞語 | 七騶 |
---|---|
拼音 | qī zō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七個駕御車馬的吏役。(二)、古代官員出行時,在前頭開道的七名騎卒。
解釋:
(一)、七個駕御車馬的吏役。
《禮記·月令》:“﹝季秋之月﹞命僕及七騶,咸駕。” 鄭玄 注:“七騶,謂趣馬,主為諸官駕説者也。”説,通“ 脫 ”。駕說,謂駕車、脫車。 孔穎達 疏引 皇侃 曰:“天子馬有六種,種別有騶,則六騶也。又有揔主之人,并六騶為七,故為七騶。” 唐 李子卿 《駕幸九成宮賦》:“七騶按隊,千乘扈蹕。”《花月痕》第二六回:“白旗秋載,駕《月令》之七騶;黃竹寒吟,乘風馳之八駿。”
(二)、古代官員出行時,在前頭開道的七名騎卒。
《宋史·蔡齊傳》:“﹝ 齊 ﹞舉進士第一……詔金吾給七騶,傳呼以寵之。狀元給騶,自 齊 始也。”
釋義:
1.七個駕御車馬的吏役。《禮記.月令》:"﹝季秋之月﹞命仆及七騶,咸駕。"鄭玄注:"七騶,謂趣馬,主為諸官駕說者也。"說,通"脫"。駕說,謂駕車﹑脫車。孔穎達疏引皇侃曰:"天子馬有六種,種別有騶,則六騶也。又有揔主之人,并六騶為七,故為七騶。" 2.古代官員出行時,在前頭開道的七名騎卒。
相關詞語:
七返丹昂藏七尺才高七步販夫騶卒橫七豎八夾七夾八九宗七祖零七八碎亂七八糟亂七八遭七步之才七長八短七顛八倒七高八低七行俱下七棱八瓣七零八落七扭八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