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子
詞語 | 樁子 |
---|---|
拼音 | zhuāng z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插進(jìn)泥土中的木橛,多用于建筑或做分界的標(biāo)志樹木等砍伐或折斷后殘留在地上的部分解釋:
(一)、樹木等砍伐或折斷后殘留在地上的部分。
洪深 《趙閻王》第三幕:“盡撞在樹上,摔在樁子上,衣服扯破,也傷了幾處。” 楊朔 《蟻山》:“ 非洲 的螞蟻模樣兒也尋常,只是略微大點(diǎn),時(shí)常借著一段砍剩的枯樹樁子做梁架,一點(diǎn)一點(diǎn)銜著土粒往上壘。”
(二)、泛指可埋入地下的柱狀物。
曹禺 《日出》第三幕:“ 小東西 :(忽然)為什么我爸爸就會叫鐵樁子砸死呢?”
釋義:
樁子,讀音zhuāng zi,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插進(jìn)泥土中的木橛。
造句:
1、眼前是幾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樁子,日久天長,也許人們忘記這是為什么埋的了。
2、回到宿舍,他像截木樁子似的摔到床上,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相關(guān)詞語:
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矮子觀場抱子弄孫不當(dāng)人子不肖子孫鮑子知我博物君子才子佳人草頭天子赤子之心村夫俗子典妻鬻子東墻處子讀書種子大雅君子戴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