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儒
詞語 | 八儒 |
---|---|
拼音 | bā r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相傳 孔子 死后,儒家分為八派,故稱。解釋:
(一)、相傳 孔子 死后,儒家分為八派,故稱。
《韓非子·顯學》:“自 孔子 之死也,有 子張 之儒,有 子思 之儒,有 顏氏 之儒,有 孟氏 之儒,有 漆雕氏 之儒,有 仲良氏 之儒,有 孫氏 之儒,有 樂正氏 之儒。”《北史·文苑傳序》:“逮乎兩 周 道喪,七十義乖。 淹中 、 稷下 ,八儒、三墨之異, 漆園 、 黍穀 ,名、法、兵、農之別,雖雅誥奧義,或未盡善,考其遺跡,亦賢達之流乎。” 唐 駱賓王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詩:“棘寺游三禮,蓬山簉八儒。”
釋義:
八儒,拼音bā rú,出自《韓非子·顯學》。
相關詞語:
八百孤寒八拜之交八斗之才八方呼應八荒之外八街九陌八面見光八面玲瓏八面威風八面瑩澈八面圓通八面張羅八音迭奏八珍玉食八字打開半斤八兩八窗玲瓏八方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