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遁
詞語 | 遐遁 |
---|---|
拼音 | xiá dù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遐遯”。遠(yuǎn)遠(yuǎn)地逃離。(二)、謂隱居不仕。
解釋:
(一)、亦作“ 遐遯 ”。遠(yuǎn)遠(yuǎn)地逃離。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豺狼當(dāng)路,則麒麟遐遁。” 唐 敬括 《羨魚賦》:“網(wǎng)無及則魚以遐遁,魚已遁而人猶未忘。”
(二)、謂隱居不仕。
《宋書·傅亮傳》:“ 漆園 外 楚 ,忌在龜犧; 商洛 遐遯,畏此駟馬。” 唐 梁肅 《梁高士碣》:“作歌不可以遺患,故適 越 以遐遯;遐遯不可以不粒,故寄食於杵臼。”
釋義:
遐遁是漢語詞匯,拼音xiá dùn ,出自《抱樸子·審舉》。
相關(guān)詞語:
遁跡潛形遁名匿跡遁入空門遁世離群遁世離俗遁世無悶遁世遺榮遁世隱居遁世幽居遁俗無悶遁天倍情遁天妄行遁天之刑遁形遠(yuǎn)世遁逸無悶遁陰匿景遁跡藏名遁跡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