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簿
詞語 | 班簿 |
---|---|
拼音 | bān bù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在朝職官名冊。《新唐書·鄭綮傳》:“昭宗 意其有所藴未盡,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側(cè)曰:‘可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資治通鑒·唐昭宗乾寧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班簿,著在朝者姓名。”《宋史·職官志三》:“﹝吏部侍郎﹞視朝則執(zhí)文武班簿對立,以待顧問。”宋 曾鞏《本朝政要策·考課》:“雍熙 間,上嘗閲班簿,欲擇用人,而患不能徧知羣下之材,始詔 德驤 以羣臣功過之跡,引與俱對。”解釋:
(一)、在朝職官名冊。
《新唐書·鄭綮傳》:“ 昭宗 意其有所藴未盡,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側(cè)曰:‘可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資治通鑒·唐昭宗乾寧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班簿,著在朝者姓名。”《宋史·職官志三》:“﹝吏部侍郎﹞視朝則執(zhí)文武班簿對立,以待顧問。”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考課》:“ 雍熙 間,上嘗閲班簿,欲擇用人,而患不能徧知羣下之材,始詔 德驤 以羣臣功過之跡,引與俱對。”
釋義:
bān bù班簿在朝職官名冊。《新唐書·鄭綮傳》:“ 昭宗 意其有所蘊未盡,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側(cè)曰:‘可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資治通鑒·唐昭宗乾寧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班簿,著在朝者姓名。”《宋史·職官志三》:“﹝吏部侍郎﹞視朝則執(zhí)文武班簿對立,以待顧問。”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考課》:“ 雍熙 間,上嘗閱班簿,欲擇用人,而患不能徧知羣下之材,始詔 德驤 以羣臣功過之跡,引與俱對。”
相關(guān)詞語:
按部就班按步就班班荊道故班門弄斧班師回朝班班可考班駁陸離班功行賞班荊道舊班馬文章班師得勝班師回俯班香宋艷班衣戲采班衣戲彩對簿公堂科班出身拿班作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