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事
詞語 | 十事 |
---|---|
拼音 | shí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佛教指十個方面所造的善業、惡業。(二)、特指“十惡”。
解釋:
(一)、佛教指十個方面所造的善業、惡業。
《四十二章經》:“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
(二)、特指“十惡”。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厘國》:“ 吠舍釐城 懈怠苾芻,謬于戒律,有十事出,違十力教。”參見“ 十善 ”、“ 十惡 ”。
釋義:
shí shì ㄕㄧˊ ㄕㄧˋ十事(1).佛教指十個方面所造的善業、惡業。《四十二章經》:“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2).特指“十惡”。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厘國》:“ 吠舍釐城 懈怠苾芻,謬于戒律,有十事出,違十力教。”
相關詞語:
安然無事暗昧之事拔十得五報冰公事比類從事便宜行事不省人事拔十失五百年好事百事大吉百事無成抱冰公事比物假事比物屬事便宜從事不事邊幅草草了事草率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