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詮
詞語 | 言詮 |
---|---|
拼音 | yán quá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以言語解說。(二)、引申指語言的跡象。
解釋:
(一)、謂以言語解說。
《陳書·傅縡傳》:“言為心使,心受言詮。” 唐 張說 《聞雨》詩:“聲真不世識,心醉豈言詮。” 清 黃景仁 《題錢舜舉畫林和靖小像》詩:“此花只合先生詩,便著言詮都絶俗。” 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六講:“真諦本身是無相,談不上什么區(qū)別,但真諦之說為真諦,仍需要言詮。”
(二)、引申指語言的跡象。
《古尊宿語錄·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普說語錄》:“古人不得已,向無言詮處假立言詮,無方便中巧施方便。” 元 耶律楚材 《琴道喻五十韻以勉忘憂進(jìn)道》:“知是圣人道,安得形言詮!”《花月痕》第十五回:“ 采秋 説道:‘人之相知,貴相知心,落了言詮,已非上乘。’”
釋義:
1.謂以言語解說。 2.引申指語言的跡象。
相關(guān)詞語:
一言堂薄唇輕言杯酒言歡閉口不言幣重言甘變色之言博聞辯言不茍言笑不堪言狀不可勝言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狀不恤人言不言而信不言而喻背惠食言悖言亂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