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
詞語 | 微波 |
---|---|
拼音 | wēi bō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般指波長在1米—1毫米(頻率300兆赫—300吉赫)范圍內的無線電波。其中波長10—1分米的稱為分米波;10—1厘米的稱為厘米波;10—1毫米的稱為毫米波;1毫米以下的稱為亞毫米波。微波的范圍廣闊,已用于通信、電視、雷達等方面。解釋:
(一)、微小的波浪。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引纖繳,揚微波,折清風而殞。” 唐 許渾 《泛五云溪》詩:“急瀨鳴車軸,微波漾釣筒。” 宋 朱熹 《喜晴》詩:“衝颷動高柳,淥水澹微波。” 峻青 《秋色賦·海娘娘》:“每當晴朗的早晨或是靜謐的月夜,海上風平浪靜,微波不興。”
(二)、猶余波。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俾萬世得激清流,揚微波,蜚英聲,騰茂實。”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上:“ 永嘉 時,貴 黃 老 ,稍尚虛談。于時篇什,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爰及 江 表,微波尚傳。” 卷盦 《<蔽廬叢志>序》:“景叢誌而仰止,羗寄意於微波。”
(三)、指女子的眼波。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無良媒以接懽兮,託微波而通辭。” 清 黃遵憲 《都踴歌》:“中有人兮通微波,荷荷!貽我釵鸞兮餽我翠螺,荷荷!” 高旭 《贈沉孝則》詩:“惆悵佳人留片影,愿將心事託微波。”
(四)、物理學名詞。指波長較短的電磁波。如,無線電通訊中指波長在1毫米至30厘米之間的電磁波。
釋義:
微波是指頻率為300MHz~300GHz的電磁波,是無線電波中一個有限頻帶的簡稱,即波長在1毫米~1米之間的電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統稱。微波頻率比一般的無線電波頻率高,通常也稱為“超高頻電磁波”。微波作為一種電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的基本性質通常呈現為穿透、反射、吸收三個特性。對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幾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對于水和食物等就會吸收微波而使自身發熱。而對金屬類東西,則會反射微波。
造句:
1、 我心潮騰涌,就像平如鏡的湖泊泛起層層的微波,半晌,心里都是感激和喜悅。
2、 初夏的夕陽灑在河面上,那夕陽的余輝隨著微波來回蕩漾。幾艘漁船在河上游蕩,另有幾艘在岸邊休息,就這樣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
相關詞語:
暗送秋波白璧微瑕本小利微兵微將寡波光粼粼波譎云詭波瀾老成波瀾壯闊波濤洶涌白玉微瑕波波碌碌波光鱗鱗波駭云屬波流茅靡波路壯闊波羅塞戲波羅奢花波屬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