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燧
詞語 | 金燧 |
---|---|
拼音 | jīn su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向日取火的銅制工具。形狀像鏡。《禮記·內則》:“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 鄭玄 注:“金燧,可取火于日。” 孫希旦 集解:“ 成伯璵 謂‘冬至日子時鑄銅為鑒,謂之陽遂,夏至日午時鑄銅為鑑,謂之陰鑒。’是金遂亦鑒類,其狀相似,欲取火則向日照之,以引取其火也。” 南朝 陳 徐陵 《河東康簡王墓志》:“淑貌與金燧相宜,清顏與玉壺同照。” 宋 洪邁 《夷堅乙志·九華天仙》:“吾歸矣!仙宮久離,洞戶無人管之,專俟吾歸。欲要開金燧,千萬頻修已。”解釋:
(一)、古代向日取火的銅制工具。形狀像鏡。
《禮記·內則》:“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 鄭玄 注:“金燧,可取火于日。” 孫希旦 集解:“ 成伯璵 謂‘冬至日子時鑄銅為鑒,謂之陽遂,夏至日午時鑄銅為鑑,謂之陰鑒。’是金遂亦鑒類,其狀相似,欲取火則向日照之,以引取其火也。” 南朝 陳 徐陵 《河東康簡王墓志》:“淑貌與金燧相宜,清顏與玉壺同照。” 宋 洪邁 《夷堅乙志·九華天仙》:“吾歸矣!仙宮久離,洞戶無人管之,專俟吾歸。欲要開金燧,千萬頻修已。”
釋義:
古代漢族人民在日下取火的用具。用金屬制成的尖底杯,放在太陽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放艾絨之類,遇光馬上能燃燒起來。還有一種說法是,用銅制的凹面鏡對著太陽取火。
相關詞語:
試金石阿嬌金屋暗度金針擺袖卻金敝帚千金百二金甌百忍成金弊帚千金避世金馬避世金門床頭金盡炊金饌玉錯彩鏤金讒口鑠金成城斷金誠至金開辭金蹈海寸土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