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兕
詞語 | 蒼兕 |
---|---|
拼音 | cāng s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傳說中的水獸名。(二)、古代掌管舟楫的官。蒼兕,善奔突,能覆舟,故以此名官為警。
(三)、借指水軍。
解釋:
(一)、傳說中的水獸名。
唐 杜甫 《復陰》詩:“江濤簸岸黃沙走,云雪埋山蒼兕吼。” 清 吳偉業 《悲歌贈吳季子》:“前憂猛虎后蒼兕,土穴偷生若螻蟻。”
(二)、古代掌管舟楫的官。蒼兕,善奔突,能覆舟,故以此名官為警。
《史記·齊太公世家》:“ 師尚父 左杖黃鉞,右把白旄以誓,曰:‘蒼兕蒼兕,總爾眾庶,與爾舟楫,后至者斬。’遂至 盟津 。” 司馬貞 索隱引 馬融 曰:“蒼兕,主舟楫官名。” 晉 郭璞 《<山海經>序》:“鈞天之庭,豈伶人之所躡;無航之津,豈蒼兕之所涉。” 清 臧琳 《經義雜記·蒼兕主舟楫官》:“蓋蒼兕本水獸,善覆舟,故以此名官,欲使居是官者盡其職,常以蒼兕為警也。”
(三)、借指水軍。
《梁書·武帝紀下》:“ 高祖 英武睿哲,義起 樊 鄧 ,仗旗建號,濡足救焚,總蒼兕之師,翼龍豹之陣。”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序:“塵清世晏,蒼兕無用其武功。”
釋義:
1.傳說中的水獸名。 2.古代掌管舟楫的官。蒼兕,善奔突,能覆舟,故以此名官為警。 3.借指水軍。
相關詞語:
蒼白無力白發蒼顏白云蒼狗白發蒼蒼白衣蒼狗蒼翠欲滴蒼黃翻復蒼生涂炭蒼松翠柏蒼顏白發蒼蠅見血蒼狗白衣蒼狗白云蒼黃翻覆蒼黃反復蒼髯如戟泛浩摩蒼飛蒼走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