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外
詞語 | 疏外 |
---|---|
拼音 | shū wà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疎外”。疏遠見外。《三國志·蜀志·劉永傳》:“皓(黃皓)既信任用事,譖構 永 于 后主,后主 稍疎外 永,至不得朝見者十餘年。”唐 韓愈《與華州李尚書書》:“愚以為茍慮有所及,宜密以上聞,不宜以疎外自待。”明 張居正《答南列卿陳我度》:“比聞公不樂南行,謂孤聽譖言,有所疏外於執事者,此過疑也。”解釋:
(一)、亦作“疎外”。疏遠見外。
《三國志·蜀志·劉永傳》:“ 皓 ( 黃皓 )既信任用事,譖構 永 于 后主 , 后主 稍疎外 永 ,至不得朝見者十餘年。” 唐 韓愈 《與華州李尚書書》:“愚以為茍慮有所及,宜密以上聞,不宜以疎外自待。” 明 張居正 《答南列卿陳我度》:“比聞公不樂南行,謂孤聽譖言,有所疏外於執事者,此過疑也。”
釋義:
1.亦作"疎外"。 2.疏遠見外。
相關詞語:
門外漢安內攘外暗香疏影昂首天外昂頭天外八荒之外百密一疏暴內陵外弊衣疏食才疏學淺才疏意廣才疏志大超然物外超然象外超以象外吃里爬外馳名中外草木蕭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