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眾
詞語 | 七眾 |
---|---|
拼音 | qī zhò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將信徒劃分為七種。其中出家五種,在家二種,合稱七眾。解釋:
(一)、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將信徒劃分為七種。其中出家五種,在家二種,合稱七眾。
《大智度論》卷十:“佛弟子七眾:比丘、比丘尼、學戒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優婆塞、優婆夷是居家,餘五眾是出家。”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七眾攀號,哀踰青樹。” 唐 道宣 《統略凈住子凈行法門序》:“以三歸七眾,制御情塵。”
釋義:
1.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將信徒劃分為七種。其中出家五種,在家二種,合稱七眾。
相關詞語:
七返丹愛鶴失眾昂藏七尺彼眾我寡博采眾長博施濟眾不負眾望百鬼眾魅比眾不同博采眾議才華超眾超度眾生超群出眾稠人廣眾才高七步逞己失眾大庭廣眾蠹眾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