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致
詞語 | 思致 |
---|---|
拼音 | sī z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二)、指文學作品的意趣或意境。
解釋:
(一)、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時人道 阮思曠 骨氣不及 右軍 ,簡秀不如 真長 ,韶潤不如 仲祖 ,思致不如 淵源 ,而兼有諸人之美。”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 王僧孺 ﹞理尚棲約,思致恬敏。”《新唐書·劉祎之傳》:“方是時,詔令叢繁, 禕之 思致華敏,裁可占授,少選可待也。”
(二)、指文學作品的意趣或意境。
唐 皎然 《詩式·詩有二廢》:“雖欲廢巧尚直,而思致不得置;雖欲廢詞尚意,而典麗不得遺。”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一:“ 陶潛 、 謝朓 詩皆平淡有思致,非后來詩人怵心劌目琱琢者所為也。”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畫船紀艷》:“雖是小詩,頗有思致。”
釋義:
思致,漢語詞匯,出自《世說新語·品藻》,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
相關詞語:
哀思如潮百思不解閉門思過不假思索不可思議步調一致百慮一致百思莫解閉門思愆表里一致閉閣思過閉合思過別無二致不好意思不加思索才短思澀莼鱸之思錯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