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羊
詞語 | 夷羊 |
---|---|
拼音 | yí y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指神獸、怪獸。(二)、復姓。
解釋:
(一)、古指神獸、怪獸。
《國語·周語上》:“ 商 之興也, 檮杌 次於 丕山 ;其亡也,夷羊在 牧 。” 韋昭 注:“夷羊,神獸。 牧 , 商 郊 牧野 。”《史記·周本紀》“麋鹿在 牧 ” 裴駰 集解引 晉 徐廣 曰:“此事出《周書》及《隨巢子》,云‘夷羊在 牧 ’。 牧 ,郊也。夷羊,怪物也。”一說,土神。《淮南子·本經訓》:“ 江 河 三川,絶而不流,夷羊在 牧 ,飛蛩滿野。” 高誘 注:“夷羊,土神。 殷 之將亡,見於 商 郊 牧野 之地。”后亦以比喻亂世中的賢者。 南朝 陳 徐陵 《梁禪陳璽書》:“久矣夷羊之在 牧 ,時哉蛟龍之出泉,革運之兆咸徵,惟新之符竝集。” 唐 李白 《古風》之五一:“夷羊滿中野,菉葹盈高門。”
(二)、復姓。
春秋 晉國 有 夷羊五 。
釋義:
1.古指神獸﹑怪獸。《國語.周語上》:"商之興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韋昭注:"夷羊﹐神獸。牧﹐商郊牧野。"《史記.周本紀》"麋鹿在牧"裴骃集解引晉徐廣曰:"此事出《周書》及《隨巢子》﹐云'夷羊在牧'。牧﹐郊也。夷羊﹐怪物也。"一說﹐土神。《淮南子.本經訓》:"江河三川,絶而不流,夷羊在牧,飛蛩滿野。"高誘注:"夷羊,土神。殷之將亡,見于商郊牧野之地。"后亦以比喻亂世中的賢者。 2.復姓。春秋晉國有夷羊五。
相關詞語:
替罪羊愛禮存羊不夷不惠鄙夷不屑昌歜羊棗出夷入險羝羊觸藩多歧亡羊餓虎撲羊餓虎吞羊餓虎擒羊匪夷匪惠匪夷所思赴險如夷告朔餼羊虎入羊群化險為夷虎蕩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