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曜
詞語 | 七曜 |
---|---|
拼音 | qī yào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也作七耀。古人以日、月與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為七曜。解釋:
(一)、亦作“ 七耀 ”。亦作“ 七燿 ”。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后漢書·劉陶傳》:“宜還本朝,挾輔王室,上齊七燿,下鎮(zhèn)萬國。” 晉 范寧 《穀梁傳序》:“陰陽為之愆度,七耀為之盈縮。” 楊士勛 疏:“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謂之七曜。” 宋 張載 《正蒙·參兩》:“遇謂在天而運者,唯七曜而已。”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為政篇一一》:“歷元者,日月合璧,五星連珠,七曜復合,一元之始也。”
(二)、指北斗七星。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述夫帝車南指,遯七曜於中階。” 清 龔自珍 《祭程大理于城西古寺而哭之》詩:“掌故雖徂元氣在,仰窺七曜森光芒。”
釋義:
①古人對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總稱。古巴比倫曾用七曜記日,順序為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即星期日至星期六,故又稱“星期”。8世紀傳入中國使用。 ②指北斗七星:遁七曜于中階。
造句:
1、 古墓成蒼嶺,幽宮像紫臺,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王維
2、 夫圓極常動,七曜運行,離合去來,雖有定勢,以新故相涉,自然有毫末之差,連日累歲,積微成著。
相關詞語:
七返丹昂藏七尺才高七步歸邪轉(zhuǎn)曜橫七豎八夾七夾八九宗七祖零七八碎亂七八糟亂七八遭七步之才七長八短七顛八倒七高八低七行俱下七棱八瓣七零八落七扭八歪